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性,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近来有同志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的意见,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兴趣和争议,现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一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具有商品性的条件。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具有商品性的一条重要理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脱离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2.
按照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和生产的需要,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进一步认清经济联合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对于促进和发展经济联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本文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体会。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人们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一致的。问题在: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