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黄献英 《广西教育》2014,(28):51-51
正校园的四月,春光明媚,满园芬芳,我带着学生们在草地上吹泡泡。泡泡一串串地冒出来,大大小小,晶莹剔透,五彩缤纷;学生们在草地上快活地玩耍。这是六年前我进行作文教学活动时的一个场景。那时候,我常常带着学生们去"体验"各种活动,一遍又一遍地指导他们如何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观察和描写活动中的人物,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多数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渐渐学会了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没学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每次提笔写作就仿佛在挤牙膏,半天才能写出一两行。如今,新带的这一届学生又到了三年级。如何让他们尽快学会"把一件事写具体"呢?我决定换一种方式,转而用一  相似文献   
2.
3.
黄献英 《广西教育》2008,(10):51-51
平实,是一种朴素扎实的教学风格。不追求课堂表面的浮华,也不追求形式的热闹,而是让学生潜下心来感悟文本,走进文本,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反复朗读中悟情会意,在大胆想象中体会情趣,语文课同样可以散发出它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黄献英 《广西教育》2008,(10):52-53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和多用比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