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叙述了控制回路断线与重合闸的关系,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增加了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时闭锁重合闸的回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以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为典型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例谈化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目标的确立及有效达成的尝试,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效性,激励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进行“再创造”,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社会的需求永远是教育改革的原始动力。9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随着国家在课程决策权力分配方面改革的深入,关于校本课程的探讨已经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但由于人们对其不同的理解,导致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误解与混乱。本文就此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4.
黄裕文 《西宁教研》2000,(2):16-16,34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鼓励中大胆尝试,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自信中不断努力,在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核心是让学生成功在课堂。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近年来,"择校"现象在我省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宁市的中小学愈演愈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不和谐,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透过"择校"这一表面现象,我们应该认真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刻背景和社会根源,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现将<走出"择校"的峡谷>一文刊发于此,以期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从语词定义、哲学定义、教育的目标等诸方面所下定义有所不同,认识也不同。但比较普遍认同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发扬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充分开发入的潜能以及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活动一认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教育有如下特征:1全体性:面向每一个学生;2全面性:先天与后天全面的开发与发展;3个性: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健康的个性;4发展性与基础性;为今后人生和社会发展打下基础的基本素质;5时代性:素质…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人的素质,一般来讲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为此,新的化学教学大纲亦从如下四方面来落实素质教育:(l)化学基础知识要素,(2)化学基本技能和方法要素,(3)化学学习能力要素,(4)情感要素。中学化学的素质教胃,除化学知识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能力等要素外,还有思想。方法、态度、情感、习惯等诸要素。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学生非化学知识领域诸要素,特别是化学思想的培养。因为化学思想的形…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可以化学曾对电子学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为证,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功不可没,尤其是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至今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当然计算机也同时为化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加快着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