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综合性语文学习所涉猎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语文资源的丰富性,而如何开发这笔资源,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这笔资源,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今天语文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综观今日之中学教育,仍未跳出其应试教育的怪圈:一是没能对学生施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二是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的社会职能,只起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消极作用,忽视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为此,教育的社会功能发挥,不能是片面的、部分的、盲目的、缺陷的,教育追求的目标不应该是简单化、近视化、短期化的,而应该是能充分体现教育本质,具有长远基础的人格养成活动.特别是现代人格铸造活动,应是中学教育的基本动力和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还是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教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关心的重要问题。积累丰富素材和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教会学生体验感情生活才能提升学生作文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和保障."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甚至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产生."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仿作自古有之。然而一段时期有人把习作和创作混为一谈,视“模仿”为异端。此文正本清源,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文师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类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师范课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倾向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未来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的完善。因此,应加大师范教育实践环节的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观念,采用见习、实习相结合方式,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提高实习质量,以加强中文师范教育教学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必须的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是学习、传播、创新现代科学文化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手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培养的途径,从理论上讲是习得与学得的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则必须重感受、重体悟、重积累、重运用。语文的工具性本质与育人原则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把握思想教育的“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