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二律背反说的是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可论证的命题之间的矛盾。中国中学教育现在就在一种奇异的二律背反中震荡。就语文而言,很多中学生是热爱文学的,但是他们却不爱语文,因为他们自己阅读文学作品时感到的震撼和乐趣,语文课没有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另一方面,现在又有不少在语文习题方面刻苦钻研并获得好成绩的学生,但他们不爱文学,特别是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他们缺乏对美的敏锐感受力,其内心也缺少对于自我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2.
今年高考,面对“绿色生活”这样一个充满当代性的作文题,考生王云飞以文言文应之。其文披露后,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与关注。  相似文献   
3.
这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最新编辑的一本“中学生语文选修教材”,由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定价:20元。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出一个“深度的阅读”的概念,这对造就“深度的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名作,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对《项链》的理解,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钱理群教授写的《(项链)告诉读者什么》一文(载《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不同意“批判女主人公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之说,提出“作者并不热衷于对这位女主人公的‘逻辑’与追求进行严厉的价值判断”:“人们早已习惯于把‘追求享乐’看作是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  相似文献   
5.
董蓓菲老师撰文批评2010年1月南京大学等五校自主招生,"南大特色测试"文科综合卷中品评现代派诗歌<二倍距离>的"一道小作文题"(董蓓菲<作文教学的症结何在>,<语文学习>2011年第2期),认为"不少学生可能未必读得懂.学生的猜读或误读必然影响其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即阅读失误必然导致写作失常,以致评价结果并不能代表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并且把问题归结为"命题技术滞后".  相似文献   
6.
他的名字叫徐好好。这很像是女孩的名字,但他是个男孩。六七年来,徐好好在报刊发表了几十篇习作,有的还获了奖。他当上了《现代写作报》的小记者,又担任了南京市中学生文学总社的副社长。这些荣誉足够让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沾沾自喜,甚至自命不凡了。但是徐好好没有傲气。他身上有一种好男孩的纯正气息:坦率,爽净,大度,真诚。这使他能够比较冷静地对待荣誉。另一方面,他又一直在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曾经设计过一道作文题,要求学生续写《风筝与蜜蜂》。《风筝与蜜蜂》的前两段是这样的: 风筝高高地升腾在空中,他向下瞧瞧,看见了一只蜜蜂。  相似文献   
8.
“二律背反”说的是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可论证的命题之间的矛盾。我国基础教育目前就在一种奇异的二律背反中震荡。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语文教材的建设呈现众芳竞秀的局面。从单元体例来看,“有以能力训练组元的,有以文章题材组元的,有以文章主题组元的,有以写作项目组元的,还有以方法指导组元的,以知识系统组元的等等”。本文拟就“以文章体裁组元”与“以人文母题组元”两种体例作一些比较分析,探讨编写体例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