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力的分解》,历来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其教之难,难在“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互为逆运算的两个物理过程,力的合成方法刚刚成功解决,而力的分解,无论是课堂逻辑语言设计,还是演示实验的设计,都不好再作引人人胜的创新安排;其学之难,难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知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校背景下的研究生管理,首先意味着管理者要守法,其次才是形成管理规范,实施管理。文中提出要及时规范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法治理念,包括法制规范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正当程序与程序公正的实现,法不溯及既往,尊重既往判例与习惯等。  相似文献   
3.
<力的分解>,历来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其教之难,难在"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互为逆运算的两个物理过程,力的合成方法刚刚成功解决,而力的分解,无论是课堂逻辑语言设计,还是演示实验的设计,都不好再作引人入胜的创新安排;其学之难,难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知道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多个作用效果,不能画出分力的方向.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力的分解>的课堂教学,不是在<力的合成>基础上进行机械的翻版,就是把这一节课处理成习题课.  相似文献   
4.
2007年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体现了既要保护知识产权,又要共享知识的理念,规定了财政性知识产权附带有更多义务的制度,还规定了实行科技资源共享制度.  相似文献   
5.
法治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面对权益互相冲突的双方主张,必须作出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的抉断,如或肯定或否定、或侵权或不侵权、或犯罪或不犯罪等。这是一种"二选一"的解决问题方式,具有武断性特征。法治解决问题方式产生的原因有:事物的本性使然;规则的本性使然;为了社会生活的清楚、简便、高效;通过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的形成等。其不足主要是突出的僵硬性与明显的呆板性,这可以通过法律的内部补偿与外部补偿进行完善。法治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社会的意义是供给良法,对社会管理的意义是形成基础,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是促进善治。  相似文献   
6.
受<物权法>影响,国有科技资源可通过公法途径(国家立法强制)设立共享权;集体和私有科技资源应当通过私法途径(契约合同商定)设立共享权.对私有科技资源可以征收,但限制极其严格;也可征用,但限于紧急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由建设转向运行服务的新阶段,欲要推进共享的深入,必须大力营造法治环境,用足用好现有法制资源,重视中央立法,加强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我国科技资源浪费严重与建设重复难题,我国要进行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其制度理念在于要由现行的“持有者权利主义”转向“使用者权利主义”,以“使用者”而非“持有者”为本,来约束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