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科学研究   2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特征及对树种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实际林隙面积小于250m2的林隙数量占被调查林隙的70以上,扩展林隙面积大部分分布在100m2-500m2之间(70%左右),林隙最大面积大部分分布在300m2-900m2之间,林隙模型所模拟的面积应在500m2-900m2之间。40%的阔叶红松林林隙是风干扰形成的。每个林隙的平均林隙形成木的数量是2.65株。最大林隙形成木集中分布在50cm-60cm和60cm-70cm两个径级内,占总数量的50%以上,红松、紫椴、蒙古栎和春榆在最大林隙形成木中占95%以上,其中紫椴(40%)所占比例最大,红松(34.5%)次之。林隙内的树种更新密度比林冠下提高了30%左右。根据树种对林隙的反应可分为4类:鱼鳞云杉、水曲柳、青楷、白扭、红松、臭冷杉、胡桃楸和色木对林隙反应中等;紫椴、裂叶榆和春榆对林隙有强烈反应;白桦、山杨、蒙古栎和落叶松需要强烈林隙干扰才能引起树种更新。  相似文献   
2.
关于科学研究项目同行评议的一些政策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言政府支持的科学研究支撑着国家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公众关心科学研究能够用于为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基础研究投资所产生的新知识将支撑未来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经费分配有很多方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样带研究"经历5年的研究,在生态系统水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中国陆地样带生态系统植被分布格局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区域生态系统过程功能和结构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集成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完成了项目预定目标。通过项目实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建立了共享数据库;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在结题验收会上,项目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好评,获得了特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态系统在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瑞典的生态学家在生态系统研究工作中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全世界具领先地位;同时,自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启动以来,中国学者在生态系统研究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加强中国—瑞典两国学者之间在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经双方同意,决定联合举行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的研讨会。首届中国—瑞典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研讨会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主持,于去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相似文献   
5.
参与性农村评估法在小尺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赵杰  赵士洞 《资源科学》2003,25(5):52-57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涉及多个时空尺度,目前正由全球性研究转向针对性的区域性研究。典型区域的小尺度研究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小尺度区域研究的一个最大障碍在于数据的可得性。尤其在中国的村庄,长时序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图件更是缺乏。参与性农村评估(PRA)是一种通过与研究地区居民进行非正式访谈来对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的方法。该文借助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结合实地考察、测量,以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尧勒甸子村为例对小尺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绘制出一系列尧勒甸子村建国以来各个时代的土地利用图,重建和恢复了其50a来的土地利用过程,并运用GIS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这一方法为小尺度区域土地利用数据的获得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途径,为以后深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研究作了比较充分的数据准备。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摆万奇  赵士洞 《资源科学》1999,21(4):F003-F00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预测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LUCC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覆盖变化格局;·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全球和区域综合模型;·建...  相似文献   
7.
生态保护背景下奈曼旗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根据1985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理统计方法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生态保护背景下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新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奈曼旗草地防护林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以及植被恢复的面积皆有明显提高,尤其是林地面积增长最为显著,增幅达186%;同时,人口增长,耕地需求扩大,造成土地压力过重,因此,局部地区毁林开荒,滥垦草地,导致土地退化的现象依然严重;此外,水稻的引种,大面积的河滩被开发为水田,从而导致水域减少。从景观格局的变化看,林地最为显著,随着斑块数目的剧增,其景观破碎度由0.0178上升至0.1246,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的破碎度也有所升高,而草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景观破碎度稍有降低;分维数分析表明,林地的斑块形状日趋规整,其它地类变化不甚明显;草地、耕地、林地,以及未利用地间的相互转化,尤其是林地的迅速增加,使林地的景观优势度由0.0336上升至0.1488,是原来的4.4倍,而其它地类的优势度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就整体景观而言,破碎度和多样性指数皆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仙客来的栽培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客来花姿优美,花色艳丽且花期长,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盆栽观赏花卉之一。本文介绍了仙客来的形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北方地区仙客来的播种、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应的栽培及其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及其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趋势,总结了我国森林生 物灾害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我国森林生物灾害的几个重要 的基础问题,以期整合研究资源、集中目标进一步推动我国森林生物灾害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碳循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生命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一半左右。与其它元素相比,碳在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乃至整个生命支持系统中不仅现存量大而且循环通量也较大。因此深刻、全面地认识地球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的特征、变化过程及格局,进而通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规范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行为,使地球系统碳循环及碳平衡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社会和政治意义。因此,对碳循环和碳平衡及其调控对策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生态学家及政要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地碳系统的碳循环 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