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之一,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高校的特殊地位,时代赋予了高校神圣职责,因此,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信息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技术哲学家伯格曼(Albert Borgmann)①从哲学视角对由技术信息所导致的超现实现象予以关注,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阐述了三种不同类型信息与现实的关系,提出要在"聚焦物"和"装置范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保持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平衡,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研究的逻辑起点决定了研究方向和内容。对现象学技术哲学来说,不同的逻辑起点意味着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不同路径。美国现代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以技术人工物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现代技术所呈现的世界图景,最终形成装置范式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并以装置范式论闻名于技术哲学界。对这一纲领逻辑起点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装置范式论思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演进历程,分析其设立、建设、调整和改革的原因和过程,深刻理解课程性质,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题库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本科课程题库 ,有利于完善考试制度 ,实现教学目标管理的“质化”与“量化”的统一 ,起到指导学生学、评判教师教的作用 ,有利于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信仰是人生观和世界观中最具主导作用的因素,大学生信仰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大学生本人成长,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作为过程存在的大学生思想信仰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每一种形态的思想信仰,在特定条件下,既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因为思想信仰会受到其他社会思潮影响而处在转化的过程之中。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从过程论视野探究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大学生思想信仰的形成,进而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信仰中的主导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金课”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标准是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标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思政“金课”建设的有效模式。基于“金课”视域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探析从方向和方法层面呈现了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内涵,思政“金课”是思政课质量提升的体现,混合式教学法则为打造思政“金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工程风险问题关乎人类社会生存,是工程哲学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生存论视域工程风险的界定是分析工程风险分配正义问题的逻辑基础。工程风险分配正义的基本逻辑首先呈现为经济学维度的"资本逻辑"和伦理学维度的"责任逻辑",这两种工程风险分配正义的逻辑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生存逻辑"的工程风险分配正义是对"资本逻辑"和"责任逻辑"局限性的克服。"生存逻辑"工程风险分配正义的实现主要依靠正义理念、制度正义和程序正义三位一体的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系统观念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充分彰显了系统观念在政策谋划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局意识和全面发展理念。系统观念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从系统的一般概念,到系统的多元概念;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系统思想,到西方系统思想的时代碰撞;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系统思想,到其在中国新时代的具体展开;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我国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坚持系统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传入中国以来,由于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对立的历史虚无主义,有必要从历史的维度,通过比较的方法厘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非科学性,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新时期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挑战,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认识和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