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质量意识 ,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对大学生的诸多素质要求中应注重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塑造 ,不仅要注重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而且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塑造 ,充分体现大学生独立的心理状态、行为倾向和行为风格 ,充分发挥其潜能和创造力。高校在进行健康人格塑造过程中应突出重点 ,针对目前大学生中消极人格现象 ,努力从内容、目标和途径等方面实现健康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OUP)期刊部于2006年8月30日公布了由他们主持的选择性开放获取实验——“Oxford Open”所得到的全年相关数据。在实验进行的第一年,有49种期刊参与了选择性开放获取模式,并在其中的36种期刊上以选择性开放获取模式发表了共约400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6月,一份关于美国未来新闻教育的报告发布,该报告的大多数信息出自一个由8家大型组织构成的协会.这8家大型组织都非常关注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他们分别是:纽约卡内基公司和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骑士基金会,他们是美国最主要的两个资助新闻院校的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新闻研究中心;以及麦肯锡公司的公众意见测验小组.这些组织已经携手对多个大学和专业新闻机构就新闻人才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表了行动宣言,已经开始在他们各自可施加影响的范围内做出重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发展阶段为线索,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传播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科学实践如何嵌入到博物馆的展览实践之中并从中发展起来,以及关于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观念变化如何在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得到反映,还展现了日益受到关注的科学传播如何在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层面体现出以公众需求为本。  相似文献   
5.
恭祝中国EMDR学组的成立,同时对所有致力于帮助那些遭遇痛苦的人们减轻伤痛的同仁们致以敬意。谢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对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的最新进展及其理论基础作些阐述。过去二十年来,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也需要作些澄清。  相似文献   
6.
读了张俊同志写的发表在《语文函授》一九七七年第八期上的《〈捕蛇者说〉中的几个文言虚词》一文,我们深受启示,为了互相切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想就主谓之间的“之”字的用法,谈点看法。关于主谓之间的“之”字的用法,张俊同志是这样论述的:“‘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复句的一个分句。”主谓之间用上了“之”字,作为句子的独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带阻容启动电路的电流控制型稳压器,并运用h参数等效电路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实际电路。  相似文献   
8.
糖果     
梦幻般的甜食,丝丝入扣的香甜,总是让女生们欲罢不能,就算冒着体重增加的风险也在所不惜。其实,只要吃得有方法,完全不必担心会长胖。秘诀就在下面啦。  相似文献   
9.
10.
美德伦理以美德为中心论,是一定社会大多数人所推崇并尽力奉行的优秀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新美德伦理观吸收了亚里斯多德美德伦理和中国传统美德的精华,它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显著特征.学生唯有铸就这种内在的优良品质,未来和谐社会构建才有得以建设的主体性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