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吴亦昊 《科教文汇》2009,(10):261-261,269
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下,工业设计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工业设计师在设计工程中的角色转变,工业设计工作流程的改变,消费者更多地参与设计中,工业设计师之间的交流顺畅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2.
吴亦昊 《文教资料》2012,(32):188-190
伴随着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生态哲学以及生态批评等各类理论支柱的发展与完善,美国生态电影在其前行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在艺术性、现实性等方面受到学界内外的相关批判和指正。尽管目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真正有效地传达生态理念的电影凤毛麟角,美国生态电影中有着生态主题的追求和现实制作中生态缺失,生态反思的思想性和电影商业利润的追逐以及影片中宣扬万物平等背后影藏的文化霸权的三层矛盾。系统化美国生态电影格局,探求电影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3.
吴亦昊 《文教资料》2012,(32):185-187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美国生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正在崛起,生态身份的介入构成了美国生态电影的独特性。通过生态地理面貌的客观呈现、图解生态危机、内化了的个体意识以及贯穿动画的主题意旨这四个不同生态身份的介入,美国生态电影构建起一种均衡的生态理念,融合自然、社会与人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既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又考虑非人生命体的利益,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同时注重生态整体的价值,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