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5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叫“596工程”。这与中苏两国的关系密切相连。随着中苏分歧的扩大,1959年6月,苏联决定,提前中止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中断若干援助项目,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中国马上在1959年7 月做出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  相似文献   
2.
那是个群雁南飞的金秋,一天周恩来打电话向毛泽东报告:地质部反映,广西发现了铀矿。一句话激起了毛泽东全部的兴奋神经,他当即要周恩来约地质部负责人明天一谈。明天一谈,如此紧急。实在有些异乎寻常。其实,只要回顾一下那些年国际政治、军事斗争情况,就十分明白了。  相似文献   
3.
中方要求苏方拒绝1954年10月3日,中南海丰泽园颐年堂会议室,中国和苏联两国最高级会议正在进行。“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中苏双方各自对国际局势、国内情况作了阐述和介绍后,赫鲁晓夫主动问中方。会谈前,毛泽东周恩来等商定,在核武器研制方面也要抓住时机争取苏联援助,以求有个较高的起点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毛泽东直截了当地提出:“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  相似文献   
4.
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冲击波在新疆罗布泊戈壁滩上横扫亘古荒寂的时候,毛泽东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嘀铃铃响了起来,周恩来略微激动地向毛泽东报告:主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了! 放下电话,毛泽东走到窗前,他那深邃的目光穿过茂密如伞的龙爪槐,越过庭院径侧苍劲、挺拔的古柏,看得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5.
此时,另一部分人也已经解决了核部件的理论和设计问题。1958年至1960年间,他们搜集了关于爆炸力学、中子传输、核反应和高温高压下的材料属性方面的大量数据。当苏联专家撤走时,同时所有带不回去的资料也被毁掉了。在以后的几个月中,邓稼先对极高温高压下的材料特性进行初步计算。到1960年底,邓稼先和手下的年轻人重新拿起计算器,在计算中逐~加入新的参数,最后取得了成功。在这9个月的反复之后,周光召开始验证第9次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