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电大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又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切实有效地解决。而重视和研究广播电视大学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因为这是我们“电大人”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活动园”栏目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占据的篇幅也随之增多。深入钻研和分析后发现,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活动园”栏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和社会性发展,从课堂现状、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树立活动“源”理念,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具备从生活中“学德”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而对于参加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大学生来说,因为师生经常处于准分离状态,无法像普通高校那样,基本处于学校和教师的比较近距离的管教和监控之中。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更需要我们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日渐从教育理念成为教育目标 ,并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逐渐得到贯彻实施。所谓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既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总目标。其中 ,德育是方向 ,智育是核心 ,体育是基础 ,美育是升华。这也充分说明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  相似文献   
6.
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网络既给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7.
在苏轼众多诗文中以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特别引人注目,《和陶诗》大部分创作于苏轼晚年遭贬惠州、儋州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诗人一生中最失落、艺术经验最成熟时期。以苏轼《和陶诗》为重心,简论苏轼作《和陶诗》的原因及《和陶诗》与陶渊明诗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班集体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可以说其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本文从班级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班级中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策略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通过向上的班组环境建设,促进班级后进生的转化教育稳步前行;通过忽视教育法帮助后进生找到信心,进而促进转化教育的快速有效;通过扩大镜教育法,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通过及时准确的判断,实现将不好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创设威信树立机会,搭建学生展示平台促进转化教育等5个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家注重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初中开展德育与艺术类学科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对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和审美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将德育与初中美术学科融合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融入德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