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会发光的生物不少,包括发光细菌、菇蕈类及夜光虫、荧光乌贼,发光菇蝇等.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在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初年间,曾巡检台湾各地,他的旅行见闻录<台海使槎录>中有如下一节:"蜈蚣:腹下有光,夜间青荧,闪烁如萤;毒气如琉璜,以足踏之,光熠耀不绝",如此记录发光性娱蚣.但谈到发光性动物,我们最熟悉的还是萤火虫.  相似文献   
2.
萤火虫可使自己的身体发光。这是一种求偶行为。之所以能够发光,是由于它们的腹部长有一些特殊的可发光的细胞。  相似文献   
3.
吉丁虫是鞘翅目吉丁虫科昆虫的总称,已知约有1万6000种,在台湾约有200种,而面积是台湾10倍的日本也约有200种吉丁虫。以多产特有种动物而著称的马达加斯加,虽有500余种的吉丁虫,但其面积为台湾的16倍多,达58.7万平方公里:就此而言,台湾不仅是蝴蝶王国,也是吉丁虫的天堂。  相似文献   
4.
染料的原料大致有3种,即来自动物、植物或化学合成物,其中后者占大部分。现在来自植物者如茜草、蓝草等染料原料,多用于草木染等工艺品上;基于操作便利及经济考虑,大宗布料的染色则利用化学原料。  相似文献   
5.
蚂蚁是膜翅目中的大族,约由1万6000种所组成。既然种类这么多,蚂蚁的生活方式自然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本文的主角——缀蚁(Decophyla spp.,又名织叶蚁),分布于非洲、印度、东南亚至澳洲,是有名的凶蚁,体长约1厘米,身体苗条,呈红褐色,由于它在乔木上利用幼虫所吐出的丝连缀成叶片,  相似文献   
6.
《科学月刊》是台湾著名的科学杂志,深受台湾青少年喜爱。尤其令人称羡的是,其编辑、作者多为来自台湾科学界及各大学院校的学者,他们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使《科学月刊》不仅极富科学性、知识性和指导性,而且很有可读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