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近年来,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城市广播迅速崛起。据统计,全国由70年代末的90家电台,一跃发展到现在的1200余家,城市电台约占40%,其中地市级以上城市台又占一半。全国广播广告总量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部分城市台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其它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明确指出:在未来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变换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真正的高分高能的复合型人才,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所以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更新化学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4.
李高翔 《科教文汇》2007,(8Z):94-94
新课改明确指出:在未来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变换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真正的高分高能的复合型人才,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所以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更新化学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5.
时下,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日新月异,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广播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在经历了一段坎坷而刚刚复苏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广播界的一道新课题。广播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广播是一种“只闻其声,不见人和物”的媒体。这使广播在受众中有一种神秘感,但在感性上、直观上、加深受众记忆上,又成为广播的软肋。为了避广播之短,广播人提出了“看得见的广播”的概念,就是要使广播既能“耳闻”,也能“目睹”。为此,广播人进行了不断认识、大量探索和努力实践,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高翔 《科教文汇》2008,(17):113-113
捷列夫有句名言“我的书架比我的知识丰富,但它不是化学家,而我却是化学家”,我想这句话的关键就是体现了若想在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质的飞跃,除了要有知识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能力是人们间接和概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同样如何营造出能够启发学生自身理解的教学模式却也是在当今社会作为教师培养学生首当其冲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中国的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  相似文献   
8.
今年5至6月,武汉市痛下决心取缔“麻木”,按照“依法行政、有情操作”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非常平稳、迅速地解决了这一历史“顽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武汉电台在这次战役性报道中打了一场极为成功的硬仗,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包括广大车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全国各级纪检部门与当地广播电台联手,相继开办《行风热线》节目。一时间,《行风热线》节目在全国炙手可热。《行风热线》在全国各地的形式多样(武汉市称之为《行风连线》),但大同小异,它兴起于广播,扩展于其它媒体。《行风热线》节目的开办,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行风建设,切实为当地的老百姓排忧解难,而且再次彰显了传统广播媒体独有的魅力。在全国许多开办有《行风热线》节目的城市中,《行风热线》已成为当地广播电台最受老百姓欢迎、老百姓参与度最高的广播节目之一。广播电台作为《行风热线》的承办方,无疑要充当着策划、组织、协调等重要角色,而要履行好这些职能,媒体必须明确并严格遵守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捷列夫有句名言"我的书架比我的知识丰富,但它不是化学家,而我却是化学家",我想这句话的关键就是体现了若想在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质的飞跃,除了要有知识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能力是人们间接和概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同样如何营造出能够启发学生自身理解的教学模式却也是在当今社会作为教师培养学生首当其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