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仲明  杨艳春 《华章》2008,(15):151
本文介绍了廷吉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建立,以及运行效果,其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PM10的API预报准确率达到70.96%,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84.66%.  相似文献   
2.
根据硼铁矿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文章设计了硼铁矿清洁、高效及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该工艺通过硫酸铵焙烧硼铁矿,矿物中的镁、铁、铝和硼生成了可溶于水的产物,硅以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形式存在。将焙烧产物加水溶出、过滤。含镁、铁、铝、硼等的滤液与以含二氧化硅为主的硅渣分离。根据镁、铁和铝等生成沉淀的pH值不同,向溶液中加入NH 3等碱性物质,调节溶液的pH值,将镁、铁和铝等分步沉淀,分离提取后的滤液经蒸发结晶,分离出硫酸铵晶体,硫酸铵返回焙烧。硼铁矿中的有价组元得到分离提取利用,进一步深加工成产品,化工原料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有经验的外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本文着重从中学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说这一问题.所谓创设情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种适合的语言环境、制造一种气氛,将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通过某种气氛,让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以期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指出:“语言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的语言交往小发展起来的。”这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一因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生…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揭示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拓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探索了高职生人文素质拓展的有效路径,分析了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在拓展高职院校人文环境中的作用.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拓展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基本矛盾体系之中,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支点和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张力,更要注重二者的辩证统一。公平与效率统一于人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统一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正确处理公平效率的矛盾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和经济社会民主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数控机床作为一种高精度自动化设备,其能否安全可靠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为了保证机床长期安全平稳运行,降低维修费用,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是立德树人的科学理论依据。在新时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品质,从二者的良性互动中去立德树人、推动教育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针对性。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融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杨艳春 《教育探索》2008,1(3):98-99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依据,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人们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是承载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文章立足于当前中学语文教育改革,针对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实践、语文测试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方法和措施,以裨益于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双宾语简析     
英语中的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指物的宾语叫直接宾语(DirectObject),是动作的承受对象;指人的宾语叫间接宾语(IndirectObject),是动作所向或所指的人或物(多指人,towhom或forwhom)。TomgaveabooktoJohn.TommadeabookcaseforJohn.这种句子的另外一种形式是:TomgaveJohnabook.TommadeJohnabookcase一、间接宾语前介词的选用在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的情况下,间接宾语前一般要有相应的介词。介词的选用是由句中谓语动词决定的。一般说来,经常用“to”或“for”(个别情况如“I'dliketoaskarav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