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如何去写作文,而对于写完后该如何评改作文,却很少考虑.那么,作文评改如何才能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呢?笔者在近年来的实践与调研中,发现以下几个方法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
通过我市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讨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对现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主要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把“阅读期待”作为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环节,部分教师对其作用认识不清,对如何提升其品质更是乏术,因此有必要就“阅读期待”作一番探讨。一、关于对阅读期待的认识’阅读期待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期望、希冀、欲望和意愿,它与读者的认识水平、艺术素养、审美情趣、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等息息相关。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它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阅读指向、阅读速度、阅读水平与阅读收获。读者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文章的信息,而是在积极地思考,对语句的链接、意义的展开、情节的推进等不断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同时读者也不断地参与了信息的产生过程。如,读者在阅读开头的文字时,就会对文章的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等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2005年第6期《小学语文教学》在开篇的话中刊登了陆友松老师的一篇文章——《简简单单学语文》,文中在习作指导方面的写什么,怎么写,认为可以这样“考虑”:首先精选典型例文,详加分析,从标题、立意、结构、技巧等方面品其精妙,得其“诀窍”,模其形仿其神。然后能“动之以情”“、鼓之以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而2005年第9期《小学语文教学》也同样在开篇的话中刊登了崔峦老师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发言《关于改进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中提出习作指导方面的“建议”: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不宜大讲…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安排课时教学任务(除略读课文外,一篇精读课文一般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广大语文教师最经常面对而又最没有把握的问题。许多教师无奈之下,只好凭感觉安排每课时的教学任务,造成阅读教学课时任务的严重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弊病,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言文字具有内容、形式两个方面。所谓形式,是对内容来说的。语言文字是记载事物、抒发情意的东西,它的内容是事物和情意,形式就是一个个的词句以及整篇的文字。《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阅读部分分别提出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要求,就是针对文字形式来说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学校有幸成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学校之一,其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改也进入第四个年头了。在改革实施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发展。而校本教研满足于教师课改实验的需要,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在品德教学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不断探索、实践、研究,寻找了一条科研与培训并举、主研与群研结合、行动与理念互动、研究与使用统一的成功之路,唤醒了教师的科研主体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发生全方位的变革,真正促使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给每课时安排教学任务(除略读课文外,一篇精读课文一般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广大语文教师最经常面对而又最无把握的问题。多年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