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武元英 《文教资料》2010,(21):202-204
大学是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无论在学习内容上还是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大一新生只有尽快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的学习,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大学学习经历。同时,大学也是介于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在学会学习(获得学习能力)的同时,学会做人,也是大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工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元英 《文教资料》2007,(28):185-186
不同年级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辅导员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3.
武元英 《科教文汇》2011,(1):177-178
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强有力的支撑,辅导员老师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学生干部的产生、辅导员威信的树立、学生干部的培养、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如何指导学生干部开展工作等都应认真面对,才能真正让广大学生干部通过实践锻炼获得能力,也才能让其真正成为辅导员老师工作的强力助手。  相似文献   
4.
武元英 《考试周刊》2007,(26):108-110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首要问题,但时至今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非但未得到解决,反而陷入了困境,甚至得出科学沦为与宗教、文学、巫术为伍的结论。划界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全面、正确地指出和把握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武元英 《文教资料》2010,(10):193-194
辅导员工作制度自建国初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实际的辅导员工作中.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专业的辅导员工作理论知识作指导.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停地摸索、总结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局限于个人的经验摸索、总结,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对提高整个辅导员工作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此.在借鉴各优秀辅导员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多学科知识,形成完备的辅导员工作理论,是实现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