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莹  许致华  洪振宇 《科教文汇》2013,(29):153-154
为适应中国民航事业重安全、高水平、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民航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大量的实用型高技术人才。本文在明确民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基础上,讨论民航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具体方法。民航高职院校应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以够用为度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学校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依托行业优势,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邀请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中,使教学改革以及课程改革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具有极强的职业定向性,其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考虑职业具体岗位的需要,因此高职专业基础课内容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在理论知识上遵从"够用为度"的原则。本文以民航高职《航空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将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应用到高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评价方法当中,提供了一套对高职专业基础课是否符合"够用为度"原则的科学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目标,提出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层次化结构。该层次化结构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创新三个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二是在同一个实践教学平台内又分为难度不同的实验项目或创新项目。通过该平台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高等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在高职教育中体现其"双属性",做到二者在课程中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所衔接的专业和基础之间的专业和学科基础课的改革。文章以中国民航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航空机械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深化高等性和职业性在课程中的融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