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简要阐述"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自我调节学习"(SRL)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将这两种学习在当前网络技术充分发展的背景下联系起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PBL中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过程等问题,指出对网络环境下PBL中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在终身教育时代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围绕N CLB的重新授权问题,美国国内形成了激烈的争论。F EA是因这场争论而生的由1 51个机构组成的庞大联盟体,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教育专业团体改革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和界定联邦政府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作用的观点。F EA在有关学生学业评估、教育机会平等、公立学校教育职能、学校惩罚、教育拨款和联邦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对纠正美国NCLB实施出现的偏差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个新兴的影响美国联邦教育立法和决策的压力集团,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阐述第三年龄和第三年龄大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展示了英国第三年龄大学的概况和特点,提出了借鉴自治自助型的英国老年教育经验发展我国老年大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印度中产阶级从开始形成到目前拥有近3亿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印度中产阶级的数量、构成及其特点在不同的时期是不断变化的,本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印度中产阶级的成长轨迹及其不同阶段所显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已经三年有余,对课改,广大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试谈一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两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指导班主任工作基本上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以现代领导力观点看待班主任工作,可以拓展班主任工作研究视野,正确指导班主任改进自己的工作。以领导力视角观之,班主任工作改进需具有两方面的价值取向: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班级集体学习的顺利开展;二是培养学生"领导"意识与潜能,打好未来适应社会的基础。基于校本的、以提升领导力方法来改进班主任工作需要遵循以下路径:一是基于自助的领导力自我提升模式,二是基于外在指导的领导力开发模式。其中自我觉察、经验、职业指导是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技术学校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已经初具规模,其在课程编制、学生管理、评价手段等方面均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并为学生提供去当地工厂和企业实习的机会。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吸引了来自世界和本国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高技术学校有许多办学经验对我国的新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洪明  高婷 《父母必读》2022,(8):70-72
<正>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要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共同理想的实现做出贡献。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区分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在这里我们谈的理想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的未来的理想社会。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了实现国家理想,每个人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探讨了回归前香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而后重点分析了回归后香港在新世纪的教育变革中学校德育的变化以及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一、高三化学复习建模的理论基础1.模型及建模的概念模型是科学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同时模型也是一种帮助人们实现认知的工具,它可以以某种程度的类似去再现一个系统,并作为这个系统的代替物出现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模型这个代替物,获得原物的相关信息,所以人们称这种方法为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