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使我国速滑运动员选材阶段的划分更加合理、指标更加科学、评价方法更加规范,采用对近年来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各地速滑运动员选材情况进行调查的方法,发现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现状处于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停滞状态,速滑选材仍以经验选材为主;提出速滑运动员的选材应以生物年龄划分为4个阶段,且应在充分考虑遗传因素的前提下,对各阶段进行不同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专项成绩等方面的测试,并参考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评价;建议尽快完善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机构,提高基层教练员科学选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
3.
我国体育工作者通过几十年的研究,运用骨龄和一些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速滑选材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提前量"和"准确性"上还不够。目前遗传学的研究突飞猛进,采用追踪前沿等方法,并将现有的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同以往建立的速滑科学选材方法有机的结合,论述了遗传因素对速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选材的影响,并指出就遗传因素对速滑运动员选材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将有助于当前速滑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安全工程学科的基本情况,期望采用密码学里面的若干理论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科研等方面结合起来。然后,介绍了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特点,并且探讨了安全学科的教学培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最后,介绍了密码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密码学一些理论和安全学科交叉中可能的切入点,并分析了二者结合的相关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中俄高校师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现状,提出以"互联网+教育"为理论基础,设想利用网络技术在中俄师生之间搭建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中俄高校师生学术交流服务平台,改变传统的"面对面"或"少数精英"经验学术交流与合作方式,提高中俄高校师生学术交流与合作质量,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该平台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虚拟网络服务,对传统科研交流模式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弥补了学术资源不均衡分布的问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中俄高校师生学术交流与合作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算机视频捕捉识别技术、多种传感器集成化、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数字冰场的基础上研发出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智能冰场,为国家速滑队和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开发、创建完善的智能化冰场应用系统,利用建立起的速滑运动员滑行参数数据库、滑行速度特征分析系统和训练质量控制体系,实时分析运动员的滑行轨迹、瞬时速度、最大速度、即时动作、蹬冰力量、心率等参数,为教练员制定训练方案提供可靠的理论保证,使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保障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智能化冰场及相关体系的建立使我国冰雪运动的科研监控和保障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越,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短道速滑项目专项速度耐力的特征,为备战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运动员提供冰上耐力训练解决方案与训练监控手段。短道速滑项目的专项耐力训练应遵循专项性、周期性和系统性的训练原则,针对技术结构及能量供应方式,提出高强度间歇训练、变换距离(速度)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手段,配合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磷酸肌酸激酶(CK)、血乳酸(BLA)等可以反映训练负荷的生化监控指标的多维训练控制模式,保障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在北京冬奥会上摘金夺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实验设备管理系统中,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各个设备安装电子标签,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实验室各种设备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主动式管理与实时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属于耐力性的项目,以有氧训练为主。无氧阈是反映有氧能力的指标,是制定科学训练方案的依据。用各种手段测定血乳酸指标来确定无氧阈的方法正日益受到运动医学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和肯定。近年来,许多学者习惯用血乳酸浓度为4mMol/L作为无氧阈值,一些国家广泛加以采用。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习惯用心率达180次/分这一指标来指导训练,但从目前国内外关于无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