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皮佑国,肖锦辉,黄石生(电子系)(惠州大学)1前言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简称ANN)是一门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生物、计算机、数学、电子、物理、心理学、科学学等多学科。它的发...  相似文献   
2.
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病毒和木马等威胁个人电脑和网络安全的情况,怎样做好安全防御,十分重要。本文就个人电脑的安全防御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介绍了个人电脑的安全概念和一些基本的安全设置,归纳整理了个人电脑避免恶意入侵的防范措施,对现在黑客入侵的新趋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J2EE数据持久层的ORM设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J2EE多层体系结构的数据持久层几种主流的解决方案:使用SQL/JDBC在业务类中硬编码、使用SQL/JDBC在存储过程或者单独的数据类中硬编码、CMP容器管理持久实体Bean、JDO对象-关系/映射模式(ORM模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数据持久层的ORM设计模式,包括决定ORM实现工具设计标准的四个级别,其中完全的对象映射支持组合、继承、多态和“可达的持续性”等复杂的对象模型,本文对完全的对象映射的功能进行了阐述。最后,作为ORM例证,介绍了一个Java对象持久层轻量级封装框架Hihernate,探讨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J2EE多层体系结构的数据持久层几种主流的解决方案:使用SQL/JDBC在业务类中硬编码、使用SQL/JDBC在存储过程或者单独的数据类中硬编码、CMP容器管理持久实体Bean、JDO对象一关系/映射模式(ORM模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数据持久层的ORM设计模式,包括决定ORM实现工具设计标准的四个级别,其中完全的对象映射支持组合、继承、多态和“可达的持续性”等复杂的对象模型,本文对完全的对象映射的功能进行了阐述。最后,作为ORM例证,介绍了一个Java对象持久层轻量级封装框架Hibernate,探讨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动态链接库(DLL)具有大幅度地降低应用程序的资源开销,隐藏程序实现的细节从而加强软件安全性,建立支持多语种的应用程序等优点。本文在介绍动态链接库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动态链的创建、调试和使用过程。最后给出了DLL在火车票智能防伪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病毒和木马等威胁个人电脑和网络安全的情况,怎样做好安全防御,十分重要。本文就个人电脑的安全防御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介绍了个人电脑的安全概念和一些基本的安全设置,归纳整理了个人电脑避免恶意入侵的防范措施,对现在黑客入侵的新趋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科研团队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管理科研团队知识的方法。首先从知识地图,隐性知识的交流两个方面阐了设计思想,然后分析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的激励措施,给出知识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介绍通过个人信息模块、经验共享模块、讨论社区模块交流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策略。最后利用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测试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殊性问题进行探讨:一、电源及电源变压器;二、负荷计算;三、室内干线敷设;四、室内配线;五、消防设施及事故照明;六、防雷接地;七、计算机监控。  相似文献   
9.
电路课程是电子系“电子与微机应用”,“电气工程”及“通信工程”三个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主干课,电路课程教与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教研室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电路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中取得了综合性的教学成果,使本课程教学从整体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课程在1995年被学校评为优秀课程并报省级重点课程,1996年被省高教厅评为省重点课程,在评估时还受到了评估小组的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下面仅就已取得的成果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它包括:(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思想和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0.
模式识别是人的一项基本智能,兼有认识和区别的双重功能。机器模式识别已有成果主要是在区别方面且存在所谓"小样本"问题。而人在认识和区别方面没有表现出上述问题。本文在对模式识别进行述评和对认知心理学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认知模式识别,并对模式识别学科性质、机器模式识别存在问题和与人在模式识别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了讨论,并预测了认知模式识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