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
本文拟将“延迟满足”之研究应用于一个特殊却又广泛的群体——当代中国发展落后地区的学龄儿童群体。目的在于针对对象自身潜质寻找出促进“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有效教育模式。文中为了明确“延迟满足”研究同教育行为的关系,首先提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的分类;然后针对不同潜质的群体,通过实验分析来比较提高个体“延迟满足”能力的不同的教育行为的效果。研究旨在发现某种教育行为从长远来看,是否有助于个体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助于个体在独立面对利益选择的时候,“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也是在试图寻找自身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教育行为。最终希望此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当代素质教育模式选择的一项依据,并对发展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
瞿聪 《科教文汇》2014,(6):213-213,217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师范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与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以后,师范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的同时又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和冲击。笔者通过分析所在院系地理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个人际思想沟通的过程,辅导员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沟通,本文就如何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