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近年数字人文在学术界的关注度逐年提升,以项目为载体的数字人文研究不断涌现。文章遴选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富含数字人文特色的课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主题编码、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揭示数字人文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的学科属性及合作特征。研究发现:数字人文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相关学科。传统人文学科之外,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在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学者的学科背景、成果形式以及项目涉及的数字技术呈现出多样性。在跨界合作方面,学科合作紧密度较高,跨学科的同时也显现出跨机构合作的特征。然而研究也发现人文学者对数字技术工具在研究中的涉入度还较为有限,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近年来,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凸显。探索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于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传承、有效利用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受多重因素的协同影响。基于组态视角,以27个文化遗产众包项目为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项目各阶段多个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联动效应。[结果/结论]项目定位与愿景、任务设计、志愿者管理、外部支持、技术保障、成果开放性和成果创新性7个条件多重并发,形成了促进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组态,表现为“强技术保障加持高质量志愿者管理型”“高成果开放性主导型”和“优质任务设计加持高成果创新型”三大类,共5条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复杂性的理解,同时能为各类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失真信息治理是信息疫情时代中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图书情报学科近年来的热点议题。在传统信息纠偏研究中事后纠正的滞后性与局限性促使学者将目光转向更为主动的预先干预,预先干预的剖析对失真信息治理的理解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系统梳理过去几十年间的相关研究,解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概念内涵,回溯相关理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深入分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结果/结论]失真信息预先干预以预防接种理论为理论核心,涉及情报学、心理学与传播学等学科。时间、内容、目的与特征是阐释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四大构件。当前研究围绕“应用情境—影响因素—干预方式—干预结果”展开,未来还可从理论内涵拓展、行为特征探索与研究方法创新三大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