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雷渊才  蒋敏元 《预测》1990,9(3):20-28
木材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资。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资。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筑、采矿、造纸、交通部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所需的木材数量会越来越大,而且品种也会越来越多。科学预测木材需求量,不仅对林业部门制定木材生产计划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林业产品的进出口计划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国家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渠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比较入手,通过对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途径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的探讨,论述了研究生在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顾世界林业的发展,历经了森林单纯经济价值利用、森林分工价值利用和森林多重价值的可持续经营阶段。世界林业的发展规律对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的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世界林业发展规律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林业发展道路分析的基础上,从战略调整、经营思想、林权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和政策及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林业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产品具生态产品、生产性消费品、生活性消费品的特性。为保持森林的生态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这种特殊产品的消费必须采取可持续消费模式、遵循可持续消费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某种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可能来自于交易费用减少所带来的节约效应,另一方面还在于适当的财产权利安排对人们经济行为具有的激励效应。主要分析在一定的资源稀缺的社会条件下,私人所有如何通过减少交易费用和激励人们的经济行为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可以表述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从我国林业的实际出发,以满足社会多种需求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森林资源全面经营为基础,以突出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科教兴林为动力,以建立林业的大经营、大流通、大财经体系为重点,以分类、分区、分块经营和重点工程建设为途径,以系统协同为关键,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