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TRNSYS软件,对西藏地区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供热系统的两种典型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系统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两个评价指标来分析两种典型方案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质锅炉接入到冷水旁通管为最优方案,其能量效率高达75.63%、火用效率达37.59%.由最优方案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分析得知,该最优方案能够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且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仿真过程中大多数电池等效模型未能考虑低温对电池性能影响的问题,文章基于充放电性能受低温影响较大的磷酸铁锂电池,构建了适用于短时间、小倍率放电条件的电池等效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首先分别在0℃、5℃、15℃三种条件下对电池进行HPPC测试;其次在Matlab/cftool工具箱中采用指数函数法拟合,求出各项参数值;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恒流放电和脉冲放电工况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脉冲放电工况下该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误差最大不超过0.02 V,在恒流工况下主要放电区间内最大误差也不超过0.04 V。  相似文献   
3.
高原高寒地区环境恶劣,在保证当地居民供电的同时,供暖储热问题也日益备受关注。合理利用西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不仅能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还能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文章针对太阳能供暖存在的技术多元化问题,分析了西藏等高原高寒地区适用的太阳能供暖方式与配置的储热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高原高寒地区的集中式、分布式和户用太阳能供暖技术选择方法。高原高寒地区太阳能供暖的工程验证表明,高原高寒地区太阳能供暖储热适用技术可为清洁能源供暖的普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独立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网中光伏出力和负荷投切等易造成功率波动问题,利用铅炭电池储能系统实现微电网内部功率波动平抑和直流电压稳定。首先分析铅炭电池寿命模型及其放电特性,提出了一种通过考虑铅炭电池SOC(Stage of Charge)、协调光伏出力和交直流负荷的功率控制策略。具体根据光伏出力和负荷匹配关系,将储能系统的运行分为四种模式,通过切换控制实时调节储能系统输出功率,使微网各部件的工作状态达到动态平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各模式下稳定运行,验证了铅炭电池模型及功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原地区气候特点,以拉萨市为研究背景,对水平东西轴布置南北向跟踪的槽式集热器热性能各影响因素展开理论与实验研究,分析槽式集热器传热特性,以获得适应高原长期使用并能稳定发挥效益的太阳能中温热源技术以及关键设备。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太阳辐照强度损失量相应增加,所引起的余弦损失影响最为显著;集热效率与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及传热流体流量同趋势变化,但随着集热管进口传热流体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