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学者Seiichi Abe在2002年证明了有限单群A1(q),Sz(q),3D4(q),G2(q),2G2(q)可仅用可解子群的阶的集合进行刻画.本文证明了对所有散在单群可仅用可解子群的阶集合进行刻画.  相似文献   
2.
在转型发展的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该类院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中暴露出的建设规划意识淡薄、项目运作与研究能力失衡、项目验收未有效评估、管理人员重审核轻监控等问题,可通过分类管理进行优化:分类规划,加强项目目标建设;分类实施,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分类评估,构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分类监控,强化项目校院二级管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管理办法,促使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良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并不意味着管理粗放化,相反,更要求精细化、多样化.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及高等教育秩序重构过程中,分类管理与评价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理论命题,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实践命题.分类管理与评价问题有它的复杂性,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等几个维度和各个层面都存在.可以从院校的分类管理与评价、专业的分类建设和学生分类培养与评价等三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由外延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如何在转型中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内在的迫切需求。但是这些院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师资缺乏、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而在MOOCs趋势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将成为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并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促使教师树立"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运用"翻转课堂"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完善教学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的举措来适应MOOCs教育模式,以推进通识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许明春 《科教文汇》2011,(30):31-31,33
本文从完善评教指标体系、过滤评教主体的"情绪"影响以及评教结果的使用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就地方教育工作而聚集的合作型组织,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了一个广阔平台。通过分析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模式构建,针对合作共同体之间存在文化冲突、共同体教师缺乏合作热情、有效评价机制的缺失、资金保障力度不充足等问题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动力寻找、模式创新、组织建构策略,以期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入操作层面的当下.厘清转型发展过程的关键问题,制定制度并加以落实,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可通过办学定位的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落实及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实的“三落实”来实现“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以具体的举措来持续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建设的推进,化学锚栓在铁路隧道内接触网设备安装锚固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贵广客专、青荣城际、渝利、湘贵等铁路隧道,均设计采用化学锚栓锚固接触网设备。经过长期的现场运用验证和技术完善,化学锚栓材料本身质量和施工方法均已趋于稳定可靠,但在少数铁路线路中还是有接触网设备锚固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发现现场操作人员对锚栓埋设施工序的标准执行不到位,项目部对关键工序的管理卡控不严密。本文主要讲述隧道内接触网后植化学锚栓采购及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应用型大学发展需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着力解决校企育人要素协同不畅,深度融合引擎乏力,应用型团队粘合度不高等问题。作为具有“类型标签”价值的教学组织新形式,项目驱动创新班打通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隐性教学内容与显性教学管理等多对关系,有效协同校企育人要素,提高专业群内部共享度,避免产业学院研究院化,促进教学团队形成跨界能力,提升应用课程的开发水平,助推应用型大学的塑形和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