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赵景飞 《科教文汇》2014,(26):37-38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而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不但要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还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本文即是从师生互为主体的角度探索提高“中国哲学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的出土给《鹖冠子》的命运带来了转机,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外研究《鹖冠子》热潮的出现.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成果仍以考证、辩伪者居多,对《鹖冠子》思想的关注与研究明显不足;国外的研究成果中,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这种特征.戴卡琳注意到了《鹖冠子》对语言力量的重视,但是她却回避了哲学的角度.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来发掘《鹖冠子》的哲思,这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