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4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腐蚀成本及其防控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材料腐蚀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严重的腐蚀不仅会造成材料失效,还可能诱发猝不及防的灾难性事故。了解与认识腐蚀问题,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国工程院针对我国腐蚀成本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腐蚀成本为21 278.2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34%。腐蚀问题可防可控,通过实施防腐蚀顶层设计、加强腐蚀与防护研究、开发新型防腐蚀技术、推行防腐蚀经验标准、提高全民防腐蚀意识等方式,我国腐蚀防护水平将得以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黄河贯穿我国东中西部9个省级行政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带。黄河流域创新发展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但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差、产业发展“倚能倚重”特征明显、民生保障能力不足,制约了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速度和质量。黄河流域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强化宏观统筹、协同推进与深化改革,加快部署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建设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大走廊,推动形成创新引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文章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社会发展3个方面系统分析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现状与需求,提出黄河流域实现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生态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赋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推进科技赋能社会服务提质增效、强化重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统筹推进全流域科技体制改革5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现有效的跨区域创新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黄河流域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且对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与跃迁至关重要。黄河流域各类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的横跨各区域的创新合作网络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帮助各省级行政区及其所属城市在开放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中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文章构建了黄河流域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中各省级行政区间的内部创新合作关系,以及流域内与流域外省级行政区间的外部创新合作关系,研究了内、外部创新合作关系网络反映出来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结果显示,内部创新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不均衡分布格局,但密度近年有所增加;外部创新合作网络起初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均衡,但近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1)黄河流域内部创新合作不足,大规模、整体性的创新合作网络尚不健全;(2)黄河流域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缺乏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区域制度协同运作机制。鉴于此,文章提出应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完善创新协同合作体系,遵循“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合作网络—增强合作意识—协调地区法规—组建跨区域联盟—营造协同创新生态—挖掘创新合作机会”的优化思路建设黄河流域科创走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