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长平  郑卫宏  陈传东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86-187,195
通过对濮城油田产出水处理形成的污泥体系进行组分分析,结合濮城油田的地层特点和流体特性,研究改进了污泥调剖技术,形成了具有濮城油田特色的高渗油藏污泥深部调剖技术,经过38口井的现场应用,解决了污泥长期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奖励在学校教育中运用很广.以奖励的目的为依据,奖励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主要发挥着三大功能:管理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和教学功能.针对学校教育中司空见惯的奖励,埃尔菲·科恩发表了"奖励即惩罚"的独特观点,为我们批判地对待学校奖励提供了一些思考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教育实习存在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形式松散、缺乏稳固的实习基地、现有的实习学校并不切实支持新教师实习等问题。本文基于对美国和新加坡教育实习实践经验的分析,提出我们应该在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注重实习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并重视中小学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教育语言的重要范畴,借助隐喻的认知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奖励意味什么”这一仁者见仁的问题.描述和分析“奖励是药物”、“奖励是糖衣”和“奖励是催化剂”三个代表性隐喻,可以揭示隐喻产生的语言环境,发现奖励的功效及潜在的副作用,并关注奖励应用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陈传东 《新课程研究》2010,(6):70-71,80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科课程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儿童的经验,造成学科课程和儿童经验脱节。由于教学的最终评价依据主要是学生经验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课程观要求教师关注儿童的经验,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笔者认为,关注儿童的生活,创造儿童的课程可以从重视儿童的经验和教材心理学化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兴趣对儿童的课程学习极为重要。传统教育采取了大量的兴趣培养方式,而杜威把这些方式归结为两种:训练、奖励与惩罚,并建议培养儿童对课程的兴趣应从外在强化手段走向课程自身。文章根据我国的教育实践分析了这两种课程兴趣培养方式,并结合教学案例论证了培养儿童对课程本身的兴趣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即关注儿童的经验和教材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高水平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专项速度素质训练手段运用方面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训练实践中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如何将专项速度训练与其他素质的训练更好地结合,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为广大教练员的训练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运算准确率不高是困扰部分学生和教师的难题.通过对初中生数学作业、试卷、易错题展示小报的分析,笔者发现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必过"四关":第一,负号关;第二,括号关;第三,公式关;第四,检验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奖励促进学生学习是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常见的现象,然而,这些奖励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教师只管奖而不管励,对自己的奖励是否有效也是一头雾水。事实上,给予学生奖励并不是奖励行为的最终目的,奖励行为所追求的是对学生发生激励作用,未能发挥激励作用的奖励实质上是一种浪费。为了避免这种浪费现象,我们有必要探讨奖励是否有效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影响奖励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教师恰当运用奖励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意识.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课程意识逐渐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献,归纳该领域的研究主题,洞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有利于相关人员了解这一主题的研究进展,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