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晨练跑到万柳公寓后面的高速桥下时,从一辆吉普越野车中下来一位身着作训服的解放军战士,向我询问:到"宣化北"怎么走?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外地人,应该是在询问到京藏高速"宣化北"入口处怎么走。于是我告诉他们:原路返回,到你来时曾走的中心大街后,一直向东走。这时车里一位似乎对宣化有些了解的军人插言说:"就是向门楼的方向走,是吧?"我说:"对,过了门楼继续向东,到胜利北路左转就可以了。"这下,他们似乎明白了我指示的方向,对我表示感谢,我也继续跑步前进了。  相似文献   
2.
受现行体制的制约,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课程学习与将来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基本脱节,他们从学生角色走向教师角色,可以说是从头开始。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更新知识结构与理念,故步自封,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职后培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霍庆 《教书育人》2009,(9):29-30
生活中有些道理不是大家不明白,而是不能被很好的理解和领悟,尽管大道理讲了许多,却鲜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千剑识器,通透执行。关键还是所讲的道理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和积极认同。  相似文献   
4.
合作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信息化社会使全球日趋经济一体化、生活国际化。任何一项高科技都不可能由某些个体和群体单独完成,而且人际交往日趋开放,相互协作、善于交流与合作、恪守集体纪律、乐群合众等品质成为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作为学校工作基本单位的班级,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一、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儿童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的。有关实验表明,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人际交往,有机地组织集体性学习活动,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  相似文献   
5.
霍庆 《教书育人》2009,(5):38-39
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学德育领域的延伸与深化.合格公民既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又有参与政治的热情和与其他公民、社会组织搞好合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学校进行怎样的教育,未来就会有怎样的公民.  相似文献   
6.
霍庆 《班主任》2012,(11):22-23
正老师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学生问题,如果处理得好,不但师生皆大欢喜,还有助于学生进步;处理得不好,轻则导致师生情绪对立,重则引发师生严重冲突。在工作中我发现,其实师生间的许多矛盾往往不是直接由学生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引起的,而是因老师对学生问题的主观判断所产生的错误认识或情绪化的不良评  相似文献   
7.
霍庆 《中国德育》2012,(18):74-75
近日读书时,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明朝宣德年间,御史李浚奉皇命到浙江钱塘县督理粮储事宜。然而,当地县官对他却并不买账,表面上恭恭敬敬,暗地里却一直想要设计陷害他。一次,县令得到了一个机会,他将自己的一个心腹送到李浚的身边做侍仆,并伺机偷走了李浚的御史官印。当李浚办公要用印的时候,才发现印盒已经空了。李浚想了又想,从一些蛛丝...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成效首先决定于他的管理理念。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措施。有什么样的管理措施,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效果。那么班主任应坚持哪些教育理念呢?1.学生立场与教师立场。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如果只站在教师的立场处理问题,很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尊严,学生不但不服气,还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如果班主任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就能体会学生的难处,给学生更多的期待和宽容,继而启发学生在问题行为中反  相似文献   
9.
凡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德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变得入情入理,不妨对教育过程做些前置思考,努力挖掘同一事件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价值,力求教给学生一些深入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辨析、思考、判断中做出既符合个人意志又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正确行为。比如,有的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组织了一次以“我很重  相似文献   
10.
凡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德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变得入情入理,不妨对教育过程做些前置思考,努力挖掘同一事件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价值,力求教给学生一些深入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辨析、思考、判断中做出既符合个人意志又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正确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