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伊恩·麦克尤恩(1948—)是英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擅长以细腻、犀利而又疏冷的文笔勾绘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探讨暴力、死亡、爱欲和善恶的问题。2002年,他推出了《赎罪》,评论界给予了这部作品许多的赞赏,认为它既有读者喜欢的动人情节和戏剧因素,又不乏罪恶与宽恕的冷色调。  相似文献   
2.
裴小蕾 《世界文化》2011,(12):28-30
很多西方作家对生命与存在做过独特的思考,他们的作品也生发出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深刻哲思。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即是其中相当优秀的一部。它探讨的追寻、坚守与皈依的主题,都包含了卡尔维诺对人类生存困境和人生悖论所作的哲思。同时,在许多作家描写悲观绝望、荒诞悖谬的时候,《树上的男爵》给人描绘了一种理想生存境界的传奇。  相似文献   
3.
复古是今年奥斯卡的热门主题,不管是《午夜巴黎》,还是《雨果》,还是《艺术家》。这些挖掘古董式的做法点燃了电影界各路人士集体怀旧的热潮,这其中包含了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对往昔时代的追忆,还有对古典优雅的珍视。其实剥离怀旧的因素,《艺术家》的故事在现代观众看来非常简单,它用的是典型的传统好莱坞式的结构和叙事手法:1927年,乔治.瓦伦丁是好莱坞默片的一线明星,  相似文献   
4.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生创作过《琴声如诉》《广岛之恋》等六十多部作品。她的文笔简练且极其优美,文本中那种沧桑的追忆口吻表面上波澜不惊,却总是在不经意问触动人心底柔软的角落。她常常在小说中像写诗那样运用情绪的流动、内心的独自、放射性的结构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旨蕴意念,  相似文献   
5.
裴小蕾 《世界文化》2013,(4):28-28,29-30
好莱坞的电影总是给人似曾相识或一成不变的感觉:孤单而矫健的英雄,聪慧而冷艳的美人,阴险而痛苦的反派,逗笑而获利的小丑就连电影叙事的起承转合都总落俗套。但好莱坞也总在进行着自我突破和革命,譬如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把6个完整的故事打碎重组,再将形形色色的人物用某种戏剧性的关系因素粘合在一起;再如2013年在中国国内上映的《云图》,同样沿着《低俗小说》那自我突破和革命的道路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主要以长篇小说著称,他的《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等已成为20世纪无可争议的杰作。他的作品意象多变、结构繁复,但这并不是他的长篇所独有的——那些短篇佳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