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今学术界多认为凌云寺大像阁毁于宋元之际,元代时日僧雪村友梅曾游过凌去寺,所作诗提供了大像阁还存在的证据。唐司空曙《题凌云寺》乃最早描写大佛盛景的诗,但系年是个问题。有些诗词选本干脆回避,傅璇琮《司空曙考》系于贞元四年(788),文航生《司空曙诗集校注》系于建中三年(782)。该诗应作于大佛完工、韦皋写《大像记》的贞元十九年(803)。确定了该诗的系年,为推翻闻一多、傅璇琮定司空曙卒于贞元六年(790)左右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座落在峨眉山麓报国寺凤凰湖畔的峨眉山博物馆珍藏了许多佛教物,其中有一批藏传佛教遣像,如清代的宗喀巴大师像,通高7.5厘米,肩宽5.2厘米;清代的绿度母像,通高14.7厘米,肩宽10.3厘米;清代的喇嘛塔,通高53厘米,座宽15.5厘米,等等。这些造像来源于峨眉山各个寺庙,它作为实物见证,足以说明峨眉山与藏传佛教之间有着相互交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3.
陈黎清 《快乐阅读》2011,(14):146-147
如何把书本知识变为学生知识,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理论对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峨眉山佛寺园林建筑虽然规模不算太大,装修也不甚华彩,但它代表了明清佛寺建筑的面貌,反映了西南汉族村舍古代建筑的风俗习惯,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表达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艺术特征,是峨眉山历史文化的标志。佛寺既是佛的环境,也是游人居住的环境,佛寺走向人间化,走向民俗化,是佛教追求的目标。这些建筑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它深刻的含意。如伏虎寺,将供奉佛像,举行朝拜仪式和开展佛事活动的天王殿、普贤殿、大雄殿置于中轴线上,庄严肃穆。大雄殿左侧以"华严宝塔"亭为主,隔墙、横廊组成两进四合院落,大雄殿右侧以御书楼为主,以客寮四合为院,通光、采光、借景、赏景,行止自如,犹如私家大院,让人感到轻松如意。使人、佛像、建筑有着更多的感情交流,淡化了寺院的肃穆和空寂,"天人合一"更能体现佛教"人佛等位"、"入世渡生",建设"人间佛国"的旨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