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傅湘洲(1928- ),字有恒,祖籍上海。 他自幼酷爱集邮,少年时即投拜在邮学大师钟笑炉先生门下专习国邮传统研究,同时参加新光、甲戌、金竹、无锡四家邮会。16岁开始独立生活,在钟笑炉的扶持下从事邮商职业有年,1956年转业邮电部门,1982年从上海市邮票公司退休。  相似文献   
2.
展品摆放“三突” 竞赛性邮展的展品为了引起评审委员的注意和吸引观众,在展品摆放上宜在三处突出,一突框、二突行、三突片。这里所指的突出,是指突出珍罕、难得邮品和研究成果。现把这“三突”分别介绍如下: 一突框 一部展品,通常应为5框(每框16贴片),在布局时、除各框自成一节,框与框前后呼应和保持连续性外,打头阵的第一框最为重要,宜尽量突出精品、罕品,让评委一开始就树立一个好印象;次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二期刊出《“扭角羚”有三种票幅》一文后,陆续收到一批此类稿件。鉴于三种票幅属常见的现象,为免误解,特请唐无忌先生撰写此文,也算对来稿者有个交代。  相似文献   
4.
传统集邮类展品以邮票和实寄封为主构成,尽管近十年来,展品中含实寄封的比例有所上升,甚至可与邮票平分秋色,但在任何情况下,邮票还是最关键的,它涉及到齐全、规模、珍罕与邮识,而实寄封的作用主要还是锦上添花与印证邮史。  相似文献   
5.
一部集邮展品包含邮票、小型张、实寄封、邮资封片等很多不同类型的邮品。为使展品具有上乘质量并富有竞争力,每件邮品的品相都应是一流的,甚至是无可挑剔的。现从邮票品相的选择谈点看法,似可归纳为三“严”;一是对背胶质量严格把关;二是对图案位置严格要求;三是对邮戳内容严格选择。 一、背胶 二次大战前,绝大多数集邮者对邮票背胶的完整无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且保藏邮票习惯于用贴票簿,往往把胶水纸直接贴在邮票背面,加之当时的护邮用品尚不先进,因此早中期邮票保留至今,原  相似文献   
6.
谁都知道,由于人类互通信息的需要,产生了邮政,诞生了邮票,有了邮票才生成了集邮。因此,邮票的第一属性永远是通信。集邮就是去收集通信的产物。所以说,集邮不能脱离邮政。 任何国家的普通邮票都是在邮政上使用量广泛的票种。收集和研究普票能更多地反映邮政痕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