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体育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有很多形意拳爱好者和同好们,经常一起探讨研究形意拳劲的“蓄放”是如何习练上身的,这是古今形意拳爱好者一致追寻的形意拳妙谛。这个问题很难用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讲清楚,即使能讲明道理,又只是个人粗浅的理解和体会,待到同好们将“蓄放”劲习练上身,还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习练的过程。而且,最好是请明拳理、功夫深、技艺精、窍要明的老师来指导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2.
王志强  孟金玲 《武当》2005,(1):23-25
形意拳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为明末清初姬际可先生精研南宋名将岳飞所遗《拳经》悟出心得而创。岳飞在长期抗金的争战中,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通过实战经验总结研究出《拳经》,为形意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法基础。继姬际可先生之后又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传播,到清朝年间达到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3.
形意拳这一传统武术优秀拳种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笔者对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先生所传的尚派形意拳情有独钟,现以形意拳五行连环拳中的一马三箭为例,说明它的独特韵味和传统武术文化的风貌。李文彬老先生传的这趟形意连环拳中的一马三箭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