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体育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吾师赵辅继生前教我们近贴身自由手时,常用跟手取力点打法,令我们手脚难出。一动一打,大动失重,任其击放。赵师说:"这是冯威廉传给我的梁赞咏春拳知觉取力点近战功夫,又是咏春拳的基本大法,其它咏春拳也有这种取力点打法,只是本门古劳咏春多了跟手。"  相似文献   
2.
梁焕枝 《精武》2007,(7):44-45
古劳咏春拳技法在实作中千变万化,既可出手重挫对方,又可放人而不伤其毫发,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呢?秘诀就是熟练掌握本门技击心诀中的封手、制脚、失重和管势四要素,而熟练这些要素全赖习者科学有效的对拆训练。对拆训练分为两部分:一是黐手近体对拆法,二是中远距离实作对拆法。  相似文献   
3.
梁焕枝 《精武》2008,(8):42-43
在上世纪50年代,吾师赵赴继目睹冯廉师爷在广州海珠广场与一泰围拳师切技,一瞬间令对方倒地。使之口服心服,二人成为挚交。赵师后来问及冯师爷本门实战打法.冯曰:“以静制动,犯则立扑、”后来我问赵师何以称“犯则立扑”.赵师说:“对方微动即上”。二十多年研练、教徒的实战经历使我认识到咏春拳是一门近身的实战功夫,  相似文献   
4.
梁焕枝 《武当》2006,(12):31-3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拜广东鹤山古劳村冯威廉师爷之早期弟子赵赴继为师,学习古劳咏春拳(赵与笔者是连襟关系)。闻赵师生前讲,冯师爷白幼好武,曾习过洪拳、台湾拳等等。冯师爷年轻时,日寇横行,正入侵广东。冯师爷为保家卫国,从军于当年抗日队伍十九路军,后成为大刀队队长。  相似文献   
5.
梁焕枝 《精武》2002,(3):48-48
当年,我和师兄弟们练叠掌对拆时,赵赴继师讲了这么一件事:20世纪50年代,赵师随冯廉师爷到广州教拳,同宾馆住有一泰国拳师,他看见我们打的动作“软手软脚”,要与冯师比试。冯师爷见其有渺视之意而允之。冯师以上半步掌和三角马掌两次把泰拳师击倒在地,使其口服心服,后与冯师爷和赵师结为朋友。  相似文献   
6.
梁焕枝 《精武》2007,(9):19-19
一、双龙出海综述双龙出海是本门泳春拳散手动作之一,由摊手、大膀手组成。传统的双龙出海训练只有“双推手”和“双龙出海左右留送”对拆,熟练后再进行“双龙出海之自由跟手对拆法”。“双龙出海里手双操手”则是赵赴继老师加入的,是一种远距离入近战术,目的是适应现代自由搏击。双龙出海双推手如太极拳推手,主练身法、反应与力量,增强控制与击放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梁焕枝 《精武》2003,(2):48-48
当年,我和师兄弟们练叠掌对拆时,赵赴继师讲了这么一件事:20世纪50年代,赵师随冯廉师爷到广州教拳,同宾馆住有一泰国拳师,他看见我们打的动作“软手软脚”,要与冯师比试。冯师爷见其有渺视之意而允之。冯师以上半步掌和三角马掌两次把泰拳师击倒在地,使其口服心服,后与冯师爷和赵师结为朋友。  相似文献   
8.
9.
2008年10月1日,天气晴朗,我和师弟、弟子十余人与陈兆传师叔的弟子余文志及其弟子数人,以及福建宗鹤门传人吴永忠、食鹤门传人陈巍巍一行驱车到广东鹤山市古劳镇咏春拳圣地梁赞故乡寻宗问祖。车刚驶入鹤山境内,我们便看到已等候多时的古劳咏春拳传人古锦志、古修玄(古文锋)、古锦波等。午饭他们特别为我们一行人准备了当地盛名的"五爪金龙水浸鸡"火锅,久别重逢的兄弟般感情  相似文献   
10.
梁焕枝 《精武》2008,(12):52-53
古劳咏春拳自梁赞祖师传下来只有散手和对拆法。散手初学只求练准不主张发力。待技法达灵变后,则要练发力和技击心诀之“来留去送,你上我下,高接低攀”打法,其中包括手的长桥长手。中短桥手,以及上、中、下侧身前、后打法,目的是要习者适应全面打法.待功技深厚后则应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和其自身的特点来重点练习手法,是留是送,还是抢攻……任由精选,这时应是万法归一.返璞归真的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