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搞好我区气象部门2007年全民健身月活动,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在全区各族气象工作者中掀起体育健身的热潮,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区气象局于2007年6月25日至29日举办了以"团结、拼搏、和谐、发展"为主题的西藏气象部门第四届职工运动会。  相似文献   
2.
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教育创新课题。适应时代主旋律,采用多媒体技术、CPLD技术和硬件描述语言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薄板样条插值应用于人脸变形时,特征点的位置、数量是决定变形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薄板样条插值应用于高分辨率图像变形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快速插值人脸变形算法,通过重新定义薄板样条算法中线性系统的关键方程K,调整各对应点之间距离系数的增长速度,约束相邻点变形差异,缩短高分辨率图像的变形时间;利用线性平滑方法和周围点插值方法解决插值点堆积和遗漏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有人开始炮制谣言,也有人提出用“地震云”来预报地震。那地震云真能预报地震的发生吗?键田忠三郎的神奇“预测”1978年,时任日本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参加一次记者招待会时,天空中出现了一条白间黑的毛卷丝绳状的带形奇特云,好像把天空分成了两半。键田忠三郎指着天上的云,对记者说:“这是地震云,不久之后,日本会发生一次强烈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教学渠道和形式之一。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扎实有序地进行训练。一、激发培养兴趣,让学生爱写1、课例激趣一篇篇课文是训练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载体和凭借,为学生由读学写提供了范文。教学中要因势利导,以典型课型引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例如:学了《小麻雀》这篇课文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一项延伸性的作文: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惹人喜爱的原因介绍给别人。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我喜爱的小动物”报告会上,同学…  相似文献   
6.
<正>江雪作者:柳宗元(唐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的冬天,永州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变得极其寒冷。被贬谪至此的柳宗元暂居于龙兴寺内。漫天白雪中,柳宗元俯瞰潇水,远眺西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江雪》。  相似文献   
7.
<正>村居作者:高鼎(清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的这首《村居》是一首描写春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大意是这样的: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芽,黄莺在天上一边飞着,一边欢快地歌唱。堤岸旁的杨柳笼罩在薄薄的春烟中,长长的枝条随风轻摆,到处是一派春意融融的景象。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后,赶紧趁着东风尚在,将几只纸鸢放飞到了天上。这首小诗是高鼎晚年归隐上饶农村,于闲暇时的即景之作。全诗用词洗练、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为读者勾画出一幅生趣盎然的农村生活图景。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与赞美。诗中所提及的“放纸鸢”—放风筝,无疑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要让风筝飞上天绝非易事,其中大有讲究。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春天放风筝?从气象角度看,什么样的天气适合放风筝呢?  相似文献   
8.
9.
<正><正>(1)李淳风,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2)古代测风向的羽毛。《淮南子·齐俗训》记载:“辟若伣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高诱注:“伣,候风者也,世所谓五两。”(3)相风铜乌或相风木乌,为风信器,可用来指示风向。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所创,《三辅黄图》载:“长安宫南有灵台……上有浑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遇风乃动。”相风铜乌用铜铸成,过于笨重,搬运不便,所以到了三国时便改用木乌代替铜乌,比较轻便。  相似文献   
10.
珠峰地区云状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定日观测站云状的分析,了解了珠峰地区云状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从而对揭示高原云状的特征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