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今年“两会”期间,许多报纸的显著版面刊载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我有不同意见”》、《总理的建议》两篇会议特写,并给予对很好的评价。 这两篇特写之所以大家叫好,除了视角独特、写作考究之外,一个很重要而且也是最可贵之处,是它的“鲜活”。“鲜活”,就鲜活在两篇特写所捕捉的新闻事实,都像是刚从地里采摘的菜和水里捞出的鱼,青翠欲滴和活蹦乱跳。  相似文献   
3.
记者与编辑,可以说是“卖方”与“买方”。记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稿件,总是希望编辑能“买”。有时为了说明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好,真有点象推销员;还有,记者总是喜欢把眼睛盯着编辑部,希望他们能“来料”加工;或者搞点“计划”内的,来个“包产包销”。然而,“产销”矛盾总是很突出,一条稿子发到编辑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被“买”下。近年来,有人说我们分社(编者注:新华社安徽分社)已开始出现“卖方市场”。这话言过其实,因为我们还有许多“产品”销路不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承蒙《经济参考报》副刊部同志的支持,先后了三篇文章。这些文章都较长,每篇约三万字。发表后,许多同志给予热情的鼓励,并提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把它称之为宏观思辨性新闻。《水,国脉所系》、《土之不存,国将焉附——一份并非耸人听闻的土地的报告》、《中国呼唤绿色——关于林业的报告》,写的都是国情战略方面的情况,《法制日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者与受众,前者是新闻的传播者,后者是新闻的接受者。传者与受者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受众.接近受众,联系受众。如果不懂得受众心理.不了解受众的需要,传者就会脱离受者。新闻传播就会无的放矢。笔者就当前新闻文风中存在的脱离受众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洋彼岸的“花旗国”,从书籍、报刊、电影电视上,倒也耳熟能详。终于有机会赴美“近观”一番,的确长见识,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价值。 洋人说汉语 缘于自己不谙外语,所以对出国访问考察之类,总是在渴望之中夹杂着惶恐。鉴于此,当组织上给我一个去美国访问的“美差”时,我的那种惶恐,远远超过了喜悦,耳边时时响起友人的“教诲”。我的这位友人,也是位外语文盲,然而他竟然走遍了美国,其经验就是:用手指。比如吃饭,面对各色各样的食品,由于不懂其英语的叫法,自己又想吃,  相似文献   
7.
本期发表的《中国体坛国际大走穴》一文是引起一场官司的报道,也是导致我国体坛第一例名誉权诉案的文章。本文作者田学祥是新华社主任记者、中国新闻学院副教授,王俊璞是从事体育报道多年的新华社体育部值班室副主任。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记者观察》91年第12期上,文章发表后,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王文教,对将自己名字出现在这篇文章里非常不满,认为侵害了他的名誉,并于今年4月22日向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提出诉讼,状告田、王二人。要求被告“在已经发行的范围内公开承认错误,对给被告造成的名誉损害赔礼道歉,为原告恢复名誉,赔偿由于被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精神损害和心理损害。”10月9日,北京市西城区法院第一次公开审理此案。法庭上,原、被告双方进行了辩论。被告答辩称:原告对我们的指控不能成立,我们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在本刊发稿时,此案仍在继续审理中。此事发生后,本刊接到许多读者来函、来电,询问此事。为此本刊特将其原文登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