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话剧《日出》是曹禺先生继《雷雨》之后的第二部多幕剧。它以其卓越独到的思想内容,精湛娴熟的艺术技巧,几十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赞誉。它和《雷雨》一样,是我国现代话剧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日出》问世以后,人们就对它进行研究,当年《大公报》和《文艺副刊》等报刊,还专门辟专栏。对于它的结构方法,不少学者认为它较接近契柯夫的风格,但它们之间毕竟在哪些方面相契合呢?直到近年,才出现了详尽探讨池专论。这些文章,对于人们在《日出》艺术特征方面的认识,带来了不少的禅益。可是就在这同时,又胃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日出》是否跟契柯夫的剧作在方法上只有共同之处呢?它们是否存在着差异?从认识作品的个性要求来说,这是更为重要和不可少的一步。本文,企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 ,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存在着一个偏向和两个不足 ,一个偏向是尽为褒词 ,个个都“欲与天公试比高”。两个不足是对文本的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十分不够 ,如《菩萨蛮·大柏地》在色彩之调动和构图之布局上的成就 ,数部主要析释著作 ,均未作艺术探赏 ;而作品的不足之处上述专著也只字未提。毛泽东诗词研究应在这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补课。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七年末至一九二八年,中国文坛上围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有关理论问题,曾发生过一场争论。历年来,文学史家对于这场争论的成员,一般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一、创造社的郭沫若、成仿吾、李初梨、冯乃超等;二、太阳社的蒋光慈、钱杏邨等;三、鲁迅、茅盾等。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遗漏了许杰先生当年撰写的,比较系统、比较深刻地阐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专著——署名为张子三的《明日的文学》。我们认为,《明日的文学》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中应有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开中国现代的白话小说之先河,从思想和艺术方面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柱成就卓然的丰碑。这,应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如果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还有另一个侧面。由于它毕竟是早期的东西,必存在着不够成熟的一面。关于作品特征上的这一侧面的问题,实际上,鲁迅先生自己也一再实事求是地表白过,他曾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的。我自己知道实在不是作家,现在的乱嚷,是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  相似文献   
5.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黄佐临,是位名噪中外剧坛的导演艺术大师。他精湛的导演技艺,受到人们的交口赞誉。但是人们是否知晓,在体育运动方面,他还有不少轶事和趣闻呢。例如一九三四年,黄老曾获天津市的网球冠军;在十年动乱时期,他们几位“牛棚”里的朋友畅想“解放”后的第一件快事时,有的说要大吃一顿,有的说要静养一番,而黄老却希望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网球……。  相似文献   
6.
一、作家在《日出》上主客观矛盾的种种表现对于《日出》,作者的主观认识和作品的客观表现之间的矛盾,是各种各样的,其一,围绕于“陈白露”的死因。陈白露为何而死?曹禺先生曾说:“陈白露死的时候,年轻、漂亮,在那个社会有这点‘本钱’还是能苟活的。所以他不是被债逼死的,她是在极度的矛盾中不能自拔,他追求着她的理想的生活,这就是她的生命支撑。她的死并不表示她是懦弱的”。(《人民戏剧》八六年第六期)由此可见,曹禺先生认为,陈白露之死,不是死于债务,而是由理想的破灭引起的。曹禺先生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但却很难再找到他的这方面的阐述。为了便于人  相似文献   
7.
去年,在上海市大学教师话剧研究会领导成员会上,剧作家赵莱静同志颇为感慨地说:“新时期的十年,我们还未见到有如曹禺先生的《雷雨》、《日出》的力作。”他的话,表现了一位老戏剧文学工作者对剧坛现状的焦灼之情,表达了其对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热情。他的话,也引起了与会者的沉思。中国话剧走向世界,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但在观剧或阅剧时,我们的确如赵莱静同志那样,感受到了当今的上海以至我国与世界的距离,或者说得明确些,半世纪前已接近的水平,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