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妈妈正在厨房做午饭,突然把正在看电视的我叫进厨房,交给我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到商店去买一包调料。那时我还沉浸在电视情节中。便漫不经心地问道:“妈。买什么调料啊?”妈妈忙着没说话,拿起孜然粉的包装袋给我看了一下。  相似文献   
2.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张焕君博士<制礼作乐--先秦儒家礼学的形成与特征>一书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在21世纪儒学"复兴"的大背景下,本书以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礼学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把握礼的精神,通过研究复活曾经鲜活生动的思想和制度,实现传统与现实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3.
情感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中。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幼儿教育历史悠久,幼教思想丰富,但在幼儿教育法规上却是一片空白,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首次把幼儿教育纳入正规的学制系统中,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在中国幼教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是女性全面发展、改变社会性别中男主女从的认知,从根本上取得男女实际平等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传统“重男轻女”的国家,女性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是从清朝末年才开始的,它的发展曲折艰难,但同时又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清末这一时期,其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快速发展在女子留日运动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在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制礼作乐"的过程,周人的修辞技能和文体意识都不断提高,尤其是周代重要政治制度之一策命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书面形式的"策命"代替了口头形式的"命",促成了具有清晰文体特征的策命文书的形成。这种专门应用于特定策命典礼场合的政治性文书使灵活易变的口头文体固定化,由于经常性地撰制和发布,逐渐形成了形式严谨、体制固定、内容明确、词语古奥、语言高度雅化和程式化、风格庄严肃穆的文体特征,《周书》诸诰便是在这种策命文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后形成的。这种"命体"的策命文书体现了原初形态"书"篇的文体模式,决定了《尚书》诰命篇章的文体特征,对后世众多散文文体,尤其是官方应用性文体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以记言为主的"言经",<尚书>的主体部分为夏商周三代君王的政治演说.其中<周书>部分,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具有成熟修辞技巧与手段的记言作品,堪称"文言之始,记言之祖",展示了周初说理散文的艺术成就.而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周初礼乐活动及礼乐活动的早期形式一一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利用语源学的研究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早期宗教祭祀活动是<尚书>修辞的直接源头,决定了<尚书>修辞的基本特征,影响到<尚书>文体特征的形成,进而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相关法案的颁发,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本校的生源质量,以便于能够为社会提供符合时代发展的高质量教师。本文结合时政背景与研究意义,在结合生源质量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于幼专生生源质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于文哲 《文教资料》2014,(19):144-145
学习品质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素质之一,它的高低直接决定人的发展及成就,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后现代课程观是近些年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种课程观,它比较适合幼儿园课程实践,幼儿园应灵活运用理论指导课程规划及建设,力求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