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阅读教学中帮助、引导学生感受形象的问题尚未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形象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和价值,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四年级是中、高年级的过渡年级,从三年级以自然段训练为主的基础上,过渡到训练对逻辑段的认识;进行逻辑段的训练,又为高年级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初步的逻辑段落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从理解入手要学生能正确地给课文分段,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整体认识是基础。为此,我首先渗透了有关篇章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记叙文中“记事、写人、写景、状物”四类文章的一般特点:“记事”的必须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写人”的必须告诉我们写谁,他做了什么事;“写景”的必须说明描写什么地方的景色,描写了该地的什么景色,该景色有什么特点;“状物”的必须交待写什么物体,写它的哪些方面,它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常用的比较方法有:一、人物的比较。在祖国历史的长河里,出现过无数为民族振兴而献身的仁人志士。在小学历史课本(下册)中,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夕,就有爱国政治家林则徐,  相似文献   
4.
乐在其中     
我是1981年中师毕业走上小学讲台的。短暂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洪流,追求教学的最佳境界,就会乐在其中,其乐无穷。几年来,我一直教中高年级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一篇长长的课文,小学生怎么能一下子理解呢?要找突破口,化长为短,化深为浅。我发现,对关键句子含义的理解是理解课文的关键。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我的思考是对的。我把这一做法写了出来,在《江苏教育》(小学版)发表了,题目是《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艺术又一境——画到生时是熟时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相似文献   
6.
研究教育 ,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就是教育通过什么来培养学生。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就要研究 ,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大脑中应该留下什么 ,才能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长时期以来 ,小学语文学科走了一条以“文章分析为重点”(包括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 ,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方式 ,以知识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学的路子。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些什么呢?概念化的词语解释 ,机械的分段、段落大意 ,统一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应付考试用的各种知识———总分、转折等构段方法 ,人物、环境等描写的方法 ,比喻、夸张、拟人等…  相似文献   
7.
《读写例话》是体现单元训练重点的说明文。它以某一篇课语文为例。就读写规律中的某一点,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规律,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带有规律性的读写知识。因此,《读写例话》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理论性”,较为适合高年级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注意文道结合既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下面就具体课文谈谈我在教学中注意“文道结合”的做法和体会。一、以“少”悟“多”课文中有的地方文字虽少,但内涵却十分丰富,真可谓“一以当十”。抓住这些简洁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独具的匠心。《忆铁人》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扎实而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呢?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需要花功夫和动脑筋的。下面几个词语的教学及评析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0.
作家李锐说:“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跃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他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从作家的创作体验和教育家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难看出对词的感受、理解和欣赏在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上的重要作用。苏教版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有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