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写作因话语交流而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话语交流式"作文的本质就在于促使写作者与写作对象、阅读者建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主客体结构,努力唤醒写作者的主体意识,使写作者在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交流中,能真实、自由、个性化地表达,以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促进写作智能的发展,达到"自能"作文的境界。本文试从"话语交流式"作文的具体内涵、现实意义及实施的策略方面分述之。  相似文献   
2.
常品 《现代语文》2009,(11):142-143
自从"非虚构文学"登陆中国文坛,真实性与文学性孰轻孰重,"真"的程度,"真""假"的界限等争论都如影相随。是不是必须一丝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都不能有才能算得上非虚构文学?本文也就这一老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常品 《文教资料》2005,2(35):156-158
《红字》主要写了女主人公海丝特一生为追求自由爱情而顽强斗争的历程,闪耀着人类的进步之光;也正反映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浪漫主义思想,即人生而具有平等、自由和爱的权利,并且证明了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共性:自由是要通过斗争才能获得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巴尔扎克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其小说《人间喜剧》对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内幕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批判与揭露,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峰法国。从内容主旨、故事细节描写、小说人物性格等方面分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塑造的极具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揭示小说蕴含的历史真实感与哲学深度,也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真实感与哲学深度才造就了文学巨著《人间喜剧》在文坛上的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5.
常品 《文教资料》2007,(34):111-114
杨绛散文自有其独特面貌:首先在题材上呈现出生活化特色;绚烂平淡。其次,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严谨的写实手法,平实而细腻。此外,温和、节制的叙事技巧和高远旷达的精神境界使她的散文透露着内在丰富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6.
“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虽都以“自然诗”在各自的国度独树一帜,看起来二者很相似,但实质上是不同文化内涵的表现,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
常品 《科教文汇》2010,(34):82-84
"陌生化"一词,首为俄国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所创,特指文学语言的特异性。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创作的某些大胆尝试与此不谋而合。主要表现在结构片段化、人物现实化、语言幽默化、指代符号化。它的情节是平平的,笔调是缓缓的,语气是淡淡的,然而却带给了读者一种莫名的兴奋,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无可抑制的冲击波,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与共鸣。  相似文献   
8.
人格这个词语包含两层主要的含义: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多人认同风格与人格之第一层含义的联系,但否认人格与人的道德品质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笔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伟大的人格才能造就出崇高的艺术风格,也即人格与风格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文学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讨论的文学语言是狭义的,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的语言形态,是创作主体情感表达的媒介。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学语言来表达创作主体的情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率表情法和蕴藉表情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