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曹万春 《围棋天地》2014,(10):20-21
我是北京市崇文区花市新景小学网年级一班的学生.从五岁开始,跟父亲学围棋,越学越觉得好处很多,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第一、培养树立大局观念。棋盘上的子都是互相呼应、配合的。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它是作者曹雪芹在经历了巨大变化之后用血泪写成的。多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很多,评点的、考证的、索引的,不一而足。但关于《红楼梦》真正的立意主旨,至今仍然是因人而异,众说纷纭。无论怎样,《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伟大著作,中国的文学史因它而增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里的文学用语,完全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将其进行加工提炼,剔除口语中的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成为成熟而丰富的文学语言。北京方言最显著特点,一个是它的含蓄性,另一个是它的生动性,它的作用之一是使语言显得更加精炼,其二是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这些特点和作用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曹雪芹正是靠其生动、鲜活的语言功力,征服了无数如痴如醉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小说中的对话,更是艺术的艺术。凡是成功的小说、杰出的文学作品,无不闪烁着对话艺术的光芒。人物的对话应该做到这样三点:与人物性格高度统一;准确把握对象的内心世界;与对话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在场人物密切相关。基于以上几点,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疑是对话艺术完美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对人物的命名曾布下了不少哑谜机关。它们大致可分为三个档次:初级档次为非主要人物,以"谐音字"命名;中级档次为较重要人物,用"谐音字"概括该人物一生经历;高级档次为重要人物,用有关词语组合命名,来寄托作者的某些情感和意图。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塑造好这些典型人物形象,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使用最多、运用最巧妙、效果最佳的创作方法首推"对比法"。曹雪芹先生正是把这些看来应该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人物一组一组对比来写,才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