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头结尾关系到整堂课的质量,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原有经验、趣味提问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根据需求用小结、设疑、激励等形式结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春天是生机盎然的。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我得到了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那就是我的爸爸给我写的一本书——《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在这本有着春天田野一般绿色封面的书里,我读到的,是春雨般润物无声的殷殷教诲,是春花般争奇斗艳的动人故事,是春草般坚韧旺盛的生命本真。  相似文献   
3.
正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在阅读过后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他们迫切期待与他人分享交流,因此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多创设交流互动的空间。一、网络互动,以微博、博客实现无距离分享交流学生课外阅读的交流可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的课  相似文献   
4.
构建崭新的教学评价观、积极探索具有专业课特色的评价体系,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以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为基础,对专业课教学评价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了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评价的对策与建议,即专业课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多元发展为价值取向;专业课教学评价内容应以职业能力要素分析为基础;职业学校专业课评价体系应与企业需求相对接;专业课教学评价应积极探索多元化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一,其中真正的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师生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关乎到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的节奏与进程。针对目前学生数学课堂交流状况,应大力加强与改进交流的方式、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Memorization has been long viewed as a bad practice or the opposite of meaningful learning.A survey on the role of memorization in ESL/EFL learning is carried out in Vestal Middle School,Binghamton High School and Binghamton Univers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or Jennifer Brondell.The result shows that a majority of subjects were found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memorization as a strategy in helping students to obtain better accuracy and fluency,use language knowledge reserve,and gain more self-confidence.  相似文献   
7.
殷燕 《科教文汇》2012,(35):129-129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职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许多问题,如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最终发现,教学还应该从实际出发,走近学生,鼓励学生,以学生为本,制定教学方案,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干部人事档案是各级领导正确选才用才的可靠依据,对干部的使用、培养、就业、交流和调动有直接影响,关系到干部切身利益.能否做到及时、准确地提供完整、真实的干部人事档案,是检查我们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及对心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优秀运动队7个项目84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发现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与产生的原因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关.集体项目运动员的慢性(陈旧性)损伤比个人项目运动员的比例高.损伤产生的原因以身体疲劳为第一位,个人项目以运动技术不规范为主,集体项目则以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动作不规范为主.同时还发现,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产生心理影响,怕运动成绩下降,怕教练员和队友的埋怨,怕亲人担心,不敢做高难度动作,厌烦训练.建议,重视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新的技术动作应放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训练课的后半部分应减小运动负荷,可进行耐力性训练.个人项目应注意专项技术训练,加强技术巩固,及时尽早建立动力定型.集体项目还应注意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当运动员出现运动性损伤时,应积极治疗,轻伤做到边练边治,练治结合,中等损伤以治为主,达到痊愈后再训练.同时注意运动员心理干预,减小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在治疗伤病期间可采用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巩固运动技术,尽早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