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眼下一些学生“望兴叹”、“谈色变”。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交际作摆脱了为作而作的无病呻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作就是生活中的一次次现实的言语交际。是生活的一种需要。我在交际作训练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江招金 《新教师》2021,(3):47-48
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略读课上,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最主要的目标取向,引导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自行总结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并独立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这就是“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拥有独立的学习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刊物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老师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提问:“寒冷与饥饿夺走了小女孩的生命,可以想象,她的死是极度痛苦的,但为什么她死的时候嘴角还带着微笑?”在教师的指点和鼓励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回答:“濒临冻僵的人,神经麻痹之后会出现神秘的幻觉——平日的理想都虚无缥缈地浮现出来了。严寒使人的肌肉强烈痉挛,被冻死的人,表情都好似在微笑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比用规则去学来得容易。”小学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心有所思,惰有所感,而后撰写的。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所表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世界。课文只有经过生活化的处理,例子的功能才能得到最佳发挥。在教学中,我注意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9课。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相似文献   
7.
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策略。但是只有创设了有效情境,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实效。这是笔者指导新教师上《纪昌学射》一课得到的启示。从这位教师三次执教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创设的情境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8.
积累词语的目的在于运用,但积累了不等于会运用。架通词语积累与运用的桥梁,要从积累和运用两方面着力。积累要注重词语数量的充足性、词语记忆的深刻性、词语理解的准确性。积累词语的教学策略有:归类整合,系统积累;运用规律,长久积累;借助语境,准确积累。运用则要注重实践,主要策略是:及时运用、同化课文词语;创设情境,内化词语;适时盘点,激活库存。  相似文献   
9.
数字,给人的感觉是单调平淡、枯燥乏味的,但嵌入语文教材文本中的数字却独具魅力.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该文本因有数字而备显简约.文本,因有数字而形式工整,形成对仗,琅琅上口,构成特有的音韵美;文本,因有数字而虚实相生,造出绵延不绝的画卷,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这里的"一"和"千"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已经成为了作者渲泻情感的载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