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论述了如何结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来开创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匡超人浅论     
“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在伟大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吴敬梓严格地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儒林”形象,有的给以热烈的赞扬,更多的是予以辛辣的讽刺。匡超人是被讽刺的人物之一,是“儒林”群丑中的一丑。在《儒林外史》“儒林”群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五回之多的篇幅描写了匡超人在我国封建末世这个科举社会里堕落变质的全过程,这在《儒林外史》中是仅见的。本文试图从作者创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对匡超人这一人物及其社会意义作些粗浅的论述。作者首先让马二先生把匡超人带到了他的笔下。匡超人是乐清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流  相似文献   
3.
桂林图书馆百年前的创建,是马丕瑶等人对传统书楼理念和实践进行切合实际的改进的必然结果,也是桂林图书馆创建者勇于接受时代先进观念进行创新的劳动成果。百年后对此进行正本清源的反思,有利于广西图书馆事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如何综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来开创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戏剧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相互影响,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下的民族存亡关头,抗战戏剧运动也产生发展起来,经过了上海、重庆、武汉、延安等地的探索、实践,并在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深厚基础之上,随着桂林从抗战大后方到前线的形势转变,最终在西南剧展中达到了最高峰,成就了西南剧展作为抗战剧运最后一个高潮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桂林被称为文化城,其文化建设成就自然引人瞩目。探究其原因,是来自国民政府、新桂系地方政府、努力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辛勤奋斗的文化界,以及淳朴的底层民众,在爱国主义的号召下,通过各自的实践与努力,才能在当时赢得广泛的赞誉,成为复兴民族文化建设,汲取精神财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高校院系网络是学校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窗口。分析了影响高校院系网站的网络安全因素,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院系网站的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一般是一句句的写下去,中间不停顿、不间断,一气呵成。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让一部分意思含而不露,故意造成句子不连接,句意不完整,这种修辞方法就叫“挑脱”。挑脱修辞处常用“……”或“——”表示。从字面上看,挑脱的运用是作者有意造成的一种语言变态。恰当地运用挑脱法,可以使字面的不完整而收到完整的情韵,句子不连接而得到连接的效果,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修辞目的。鲁迅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挑脱法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