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吴淼峰(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今天我们聚焦“‘双减’背景下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深度学习”。话题的关键词,一是“双减”,二是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三是深度学习。其实还有一个背景,就是疫情。疫情之下,活动改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这是“辩课进校园”的一次新探索。下面先请两位上课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董建奋 《教书育人》2009,(12):18-18
学校的发展在于改革,改革的潜力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我们坚持了“三大”创新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几十年来上下呼吁,见效甚微。导致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四类人的四无行为:家长育人要求的无度;社会用人导向的无理;学校教育评价的无奈;教师课堂教学的无趣。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是经由一个学校的长期积淀,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提升教育品质、学校品牌和教学服务,有助于提升教育的创新力,支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绍兴市北海小学择善而从、直面未来、彰显个性,培育和确认了独有的学校文化,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国家要发展、时代要发展,其基础是人要发展“。以人为本”说到底还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展现的是对教育整体全方位的革故鼎新,其意义已超过了传统课程教材的狭隘范畴。然而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迫于新课标的要求、舆论的导向、评价的压力,总会有意识地苛求学生叙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学生无真事可作、无实话可写,更谈不上"表达真情实感"。究其原因,那就是小学生涉世未深,生活经历少。其实,何谓"真情实感",只是对读者而言的。当读者看了作品后,觉得确有其人其事,或受到了感动和感染,或产生了共鸣和共振,这便是"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7.
“师训”不仅仅是一种学校行为,或者只是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一种校园文化的积聚和创新。“师训”应当与学校的教育文化、教师文化密切联系起来,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培训成为教师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时,教师便成为文化的自觉传播者、享用者,文化的气息便会飘逸整个校园。过去,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侧重于制订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思想交际的工具。语文的这种交际特点决定了参与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因为交际就是一种参与。没有参与,也就没有交际的需求,没有交际的那种构成状态。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开放就意味着广泛的交往,交往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媒介。语言的运用是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交际则以参与为基础。因此,如何在参与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正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所在。这里着重从“口语交际”的角度,阐述主体参与和语文学科交际性特点的相关性问题。口头语言是交往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  相似文献   
9.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减负”都是在课业时间的规定和数量的限制上做文章,以为只要将学生作业的量和作业时间控制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仅仅是治标之举,根本的问题在于学业评价.评价不仅导向教师的教学行为,也直接导向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学业,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要求,对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训练,而训练的形式又关乎到学生的“负担”.如果是轻松愉悦的练习,积极主动的作业,那么学生的“负担”就轻,反之则重.故而,评价才是控制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董建奋 《教育家》2004,(9):45-46
在小学语课堂教学中推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符合小学语教学的规律,充分体现了语学习的实践性特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精神、实施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合作”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广大语教师的一致首肯,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也因此很快在小学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风靡全国。现在,只要你步人课堂,就会发现教师都在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