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时期,高校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并紧密结合社会实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注重引导与启发,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给以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国社会系统工程是由一系列地位、作用不同的社会要素所构成 ,并有其运行机制在内的社会运动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要着眼于形成要素的培育和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以及运行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这是党中央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重大使命,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当代大学牛培养成先进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探索如何管理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行政发展思想,为我国行政管理走向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奠定了他作为当代中国行政发展蓝图的设计者和行政发展进程的推动者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重点师范大学应逐步实现“三个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有条件的重点师范大学应逐步实现"三个转型":从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从单一的师范大学向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转型,从教学科研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准确把握这三个转型并积极探索其实现的路径,对于重点师范大学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其特殊性。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在高校处于首要地位,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互相渗透并相互促进,共同服从并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地位上的奠基性、内容上的系统性、运作上的组织性和功能上的创造性,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特征。只有从高校的具体特点出发,遵循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紧密结合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开展活动,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并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
8.
重点师范大学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现师范教育战略性转移和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 ,加强重点师范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上进一步明确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建立以重点师范大学为龙头的区域性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提供推动重点师范大学战略转型的政策环境 ,是新阶段教师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重点师范大学自身也必须以建设示范性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为目标 ,才能为推动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