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清代福建理学复兴,具体表现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学术传统形成和大批杰出人才的出现,而鳌峰书院的创办是其契机。鳌峰书院之成功,是地方政要与福建学人持续努力的结果。书院学术曾经历重宋学、重汉学、倡实学的变化,但始终贯彻注重人格养成、学行并重的主线,给福建知识界和社会风气带来重大影响,先后培养出许多杰出的经世人才,弘扬了朱子理学“躬行践履”的实践理性精神,并表现出有利于与近代文化相衔接的开放性品格。到了近代,福建知识界和教育体系比较顺利地实现从传统到近代形态的转变,知识精英活跃于全国舞台,这种现象与鳌峰书院所承载的实践理性品格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严复与孙中山都以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最重要的思想成就--进化论和人权学说为理论利器,来评判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由于他们社会角色定位的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和重点不同,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同,造成了他们对进化论和"天赋人权"理论的不同演绎,最终导致社会发展理念和政治主张的分歧.他们的思想各有独到的特色和价值,就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而言是殊途同归的,在实践中也达到了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曾经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西方传教士所开启的西学东渐 ,却以文化霸权主义心态 ,将东西文化交流引向意识形态之争 ,最终导致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 ,给人类留下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
分析历史上东南区域开发进程及其规律,认为东南开发的动力来自华夏农业文明的南移,其波浪式特征非常明显;每一波开发高潮的掀起,都与华夏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进步密切相关;经过三次大的开发浪潮,东南区域融为中国母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新的东南发展热潮和台湾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将在区域内部重新弥合后再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