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善芳 《培训与研究》2007,24(4):126-128
由于课堂交际具有线性特征(the linier feature),互动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外语的接触量和使用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交际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和更多的参与目的语社会文化语境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同时,网络互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均等的语言输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语义潜势分析模式(latentsemanticanalysis)和谓词诊断模式(predicationmodel),并通过定量分析受试者用直接义语言(literallanguage)补充完整Noun1-is式隐喻表达所得的数据。对Noun1-is-Noun2式隐喻理解特征及其难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实验数据表明,受试者对较易的隐喻表达的理解存在着一致性、连贯性较高;对较难的隐喻理解却具有离散性,并且连贯性较低,但不存在随意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谓词邻近语义群中的某些语义项是否与主词存在相关性以及谓词的邻近语义群界域的大小决定了隐喻性语言理解难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隐喻效果的实现依赖于受喻者的解读。但是主体的经验异质性使得隐喻及其意义具有多种假设或开放性特征。本文提出,隐喻及意义的解读不可忽视认知主体的自为性和受动性,隐喻效应的呈现需要经过四个认知机制组成的认知流程,是受喻者对两概念的相关信息进行自我筛选、确认、允准和自我满足等一系列心理商榷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还是人类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映射过程。莱克夫、约翰逊认为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该映射具有放射性和不确定性,语言中的"一词多喻义"现象就是这种映射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基于对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的研究(1985,1994),在概念合成或语义构建过程中,转喻映射不仅优化了概念合成网络的连接,而且使得虚构动态用以陈述事物之间的静态关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