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构建一种精确性较高的智能信息技术模型,对蚁群算法、SOM网络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基于两者构建智能推荐技术,运用该技术完成模型的建立与更新。最后利用已建模型对目前较通用的读者原始流通信息记录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准确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网络教学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双重优势于一体,用它来辅助化学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多媒体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它包括声、光、图形等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必修I专题三第二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指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专题二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后面化学必修Ⅱ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身也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旅菲闽商施子荣经商之余一直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以独到的诗心慧眼记录和提纯生活中的美,诗歌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沉厚,始终贯穿着心系家国、怜世悯人的儒者之风,呈现出温柔敦厚的彬彬之态,充分反映了诗人以诗品铸人品,以诗魂铸灵魂的诗教用心。作为民间文人,施子荣的诗歌创作难能可贵地保留了儒家传统的文化生态,堪为儒家诗教在民间弹奏的正声。  相似文献   
6.
章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贤德类女性形象及悍妒类女性形象塑造的分析发现:明清之交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使蒲松龄在女性形象上传达出了一定的新气息,但根深蒂固的儒家伦理思想使他对女性的塑造更多地趋于传统的美德与品行。清初思想界经世致用的观念影响使他笔下的女性富有理性、实在的精神,由此构成了《聊斋》的伦理化视角。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历年来有关《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8.
第九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召开于泉州师范学院。文章将学者们提交的70多篇论文进行整理归纳,从赋论及文体研究、历代赋作的文本解读、文献整理、当代辞赋创作及研究和域外赋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清代闽人梁章钜《退庵随笔》中“学诗“二卷是其晚年诗学观的总结,在修正清代各大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梁氏兼采众长,注重学养,风骚并举,表现出对诗教传统的回归,并总结了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经验,给予后学者一定的理论指导,体现了清代学者理性求实的经世精神。  相似文献   
10.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改编自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但两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截然不同。后者沿袭着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全知模式,前者则主要继承了西方侦探小说的限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中国小说的全知模式,由此将根植于中国俗文学的公案题材进行成功地演绎,为转折之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